
据悉,厦门国升轻工新兴与未来产业母基金总规模达50亿元,将发挥国有资本“四两拨千斤”作用,最终围绕科技创新产业形成200亿至300亿的基金群。
厦门国升轻工新兴与未来产业母基金将围绕厦门市“4+4+6”现代化产业体系所确定的“四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六个未来产业”开展市场化的股权投资布局,基金将按照国家加大自主科技创新力度的要求,聚焦关键领域关键环节,大力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基金在投资过程中,将贯彻“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投资理念。
未来,厦门国升轻工新兴与未来产业母基金将聚焦科技创新和产业培育,着力打造“资本+产业+园区”融合发展生态圈。
母基金研究中心了解到,厦门国升轻工新兴与未来产业母基金没有设置注册和返投限制,这是一支市场化母基金,对于GP而言无疑是十分具有吸引力。
母基金研究中心认为,此次厦门国升轻工新兴与未来产业母基金的设立,是国资为市场化母基金添薪助力的重要举措,有着很强的示范作用:这对VC/PE行业来说是极为珍贵的存在,据母基金研究中心的母基金全名单数据,2023年上半年新成立的市场化母基金数量与规模延续此前的低迷表现,并进一步下滑。在中国面临长期资本匮乏的现实环境下,近两年市场化母基金一直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由于相比政府引导基金更容易受到资本市场资金供给和需求影响,在私募股权资金供给趋紧的情况下,市场化母基金的募资不易,出资也更显得谨慎,让业内有看衰市场化母基金的声音。
不过,国资市场化母基金的队伍日益壮大,近年来新设的市场化母基金多为国企、央企主导设立,如本次厦门国升轻工新兴与未来产业母基金,也有利于为市场化母基金行业注入活水,带动更多的国资参与到母基金行业来,具有示范性效应。
近年来,厦门市的母基金和创投发展的十分活跃,这离不开厦门市优质的创投环境与生态。
自2019年,厦门市以制定出台“1+1+3”金融政策意见体系为起点,厦门就创新性地把基金作为重要抓手,并从多方面出发打造区域性股权投资和基金管理中心,包括:出台股权投资基金在募资、投资、管理、退出全周期的税收奖励政策;对设立基金投资管理公司,建立政务办理绿色通道,推行“不见面审批”“一站式服务”等。
去年,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联合湖里区人民政府共同发布《厦门自贸片区促进私募股权投资母基金发展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22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有效期三年。这是全国首个母基金专项扶持政策,与厦门市、区两级政府之前出台的股权投资类企业发展办法形成互补,有力支持母基金发展。
厦门在母基金方面早有布局,厦门的政府引导基金最早可以追溯到2011年,彼时国家十二五规划期间,推出了国家新兴产业创投计划参股创业投资基金,当时厦门就已经决定拿出资金,参与国家新兴产业创投计划。
一个城市的政府引导基金做得好不好,能否带来产业聚集效应,主要与相关部门是否重视它密切相关。厦门一直很重视金融服务业,很早就把引导基金作为主要发力点。例如厦门市产业投资基金,截至2023上半年,厦门市产业投资基金已累计参股基金80只,子基金规模近1600亿,撬动了超5倍的社会资本将基金设立在厦门,贡献了厦门市基金业规模的60%。
近年来,厦门持续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做优做强四大支柱产业集群,培育壮大四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六个未来产业,加快构建“4+4+6”现代产业体系,同时培育具有全国影响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
母基金研究中心认为,厦门国升轻工新兴与未来产业母基金的设立,是贯彻落实厦门市委市政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国有资本布局新兴与未来产业的具体举措,将有助于发挥国有资本公司功能,通过跨企业合作搭建专业化平台,支持科技创新和战略新兴产业培育。我们也期待着,国内将有更多地区设立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母基金,真正实现“投早、投小、投科技”,激发创新创业创投活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