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产业 » 半导体 » 正文

国君宏观:半导体是科技产业的“能源”,未来几年泛半导体产业对GDP贡献度有望达到一半

作者:金融界 来源: 头条号 84309/28

半导体作为科技产业的“能源”,是“芯时代”的兵家必争之地。中国大陆在全球价值链中占比仅11%,与32%的需求形成明显错配。逆全球化背景下,中美博弈带来的制裁不会减缓,我们需要沿着底线思维,一条路是低端自主,国产替代突围,在光刻机、沉积设备等

标签:

半导体作为科技产业的“能源”,是“芯时代”的兵家必争之地。中国大陆在全球价值链中占比仅11%,与32%的需求形成明显错配。逆全球化背景下,中美博弈带来的制裁不会减缓,我们需要沿着底线思维,一条路是低端自主,国产替代突围,在光刻机、沉积设备等领域实现“能用就行”;另一条路是充分发挥在先进封装和芯粒(chiplet)方面的技术,争取全球价值链中的话语权,寻求打造去美国化的供应链体系。宏观“芯时代”浪潮已经席卷而来。

摘要

1、从半导体到宏观经济

半导体的产业链与老能源非常相似,两者分别是新老经济的最上游,特点是:“高付出、低依赖”。“低依赖”体现在半导体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其价值链中设计环节就占六成左右(EDA、IP、芯片设计),原材料仅占5%(二氧化硅),因此相较于老能源,半导体更像是一个技术资源品,而非自然资源品,特点是可持续、可迭代。“高付出”体现在半导体下游是广泛的新经济行业,如:3C产品(手机26%、电脑19%、消费电子10%)、ICT基础设施24%(5G基站、数据中心)、高端装备12%(医疗器械、仪器仪表)、汽车10%。

2)未来,泛半导体行业对GDP贡献度将达到一半。我们将半导体产业及其下游定义为“泛半导体行业”,当前全产业链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7.1%(作为对比,“泛能源行业”产值占比刚好也是17%)。我们可以把半导体理解为大数据时代的“能源”,未来将以数据化、智能化的方式渗透到所有行业中,为经济提供新的引擎。泛半导体产业对GDP同比贡献率从2015年的13.6%飙升至2022年的39.5%,需要注意的是过去两年尚处于半导体产业的下行周期,未来几年泛半导体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度有望达到一半。

2、全球视野下的半导体价值链

1)全球半导体需求结构:中国三成,加速提升。我国近几年新经济加速发展,半导体需求占比从2014年的21%升至目前的32%;美洲半导体需求份额整体维持稳定,在20%附近徘徊,近期有所上升;欧洲、日本和亚太其他地区需求端份额逐步下行。另一个维度来看,从2015年至今,仅中美两国半导体需求年均维持两位数增长(中国11.8%、美国10.9%),是主要的边际贡献。

2)半导体是一个全球分工极其细化的行业,分为三个环节:芯片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其中,美国在EDA、IP、逻辑芯片设计环节一家独大;韩国则擅长储存芯片的设计,也是其手机行业发达的原因;日本和欧洲在DAO和设备制造环节有一定的优势;中国台湾在晶圆制造方面有一席之地,中国大陆则擅长封装测试。全价值链角度来看,中国大陆仅占11%,与32%的需求形成明显的错配,美日韩占据主导。

3)分化的国际分工也带来了“中国芯”问题。其一,我国芯片贸易逆差非常严重,进口总额常年维持在出口的三倍以上,这是供需错配的核心体现;其二,我国出口芯片均价远低于进口,说明我国高端芯片产能较弱。逆全球化背景下,中美博弈带来的制裁不会减缓,我们需要沿着底线思维,一条路是低端自主,国产替代突围,在光刻机、沉积设备等领域实现“能用就行”;另一条路是充分发挥在先进封装和芯粒(chiplet)方面的技术,争取全球价值链中的话语权,寻求打造去美国化的供应链体系。两者本质上是对于效率和安全的权衡。

3、更重要的是,迎接宏观“芯时代”。全球半导体已经行至下行周期的尾部,我国正站在新周期的起点。其一,我国电子行业的资产负债率同比已经出现回升,意味着新一轮债务周期正在开启,考虑到其资产负债率处于历史最低水位(54.3%),未来加杠杆的空间极大;其二,过去两年下行周期中,我国电子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已基本触底,目前需求已经回暖,产能利用率的回升将带动新一轮产能周期开启。更重要的是,2022年的泛能源产业对GDP同比贡献率达到历史新低的10%,而泛半导体产业贡献则达到了历史新高的40%,两者的极致分化预示着一个宏观“芯时代”正在来临。

目录

正文

1. 从半导体到宏观经济

1.1 国民经济中的半导体产业:星星之火

半导体产业是一个较为微观的概念,主要包含:集成电路、分立器件、光电子器件、传感器四类产品。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来看,是一个极其细分的行业类别——“二产→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半导体分立器件、半导体照明器件”。根据2020年投入产出表数据测算,电子元器件占GDP比重仅0.8%,并不算高,但半导体产业属于数字经济的底座,其下游渗透在我们生活方方面面,对于GDP的实际贡献远高于其产值占比(作为对比,老经济的最上游煤炭产值占比仅1.2%)。

我国半导体产业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政府分别提供符合发展阶段目标的政策支持。顶层政策从财税、投融资及人才等多方面全方位地支持半导体产业设计、设备、材料、制造、封装测试等各环节的发展,政策路径由国务院向部委和地方政府逐级传导。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数据,我国集成电路占GDP比重从2014年开始加速提升,目前已经达到0.91%,半导体产业的星星之火,正在形成燎原之势。

1.2 从产业链讲起:半导体是科技产业的“能源”

半导体的产业链与老能源非常相似,它们分别是新老经济的最上游,特点是:“高付出、低依赖”。

a)“低依赖”体现在半导体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其价值链中的设计环节就占了六成左右(EDA、IP、芯片设计),原材料占比仅5%(二氧化硅),因此相较于老能源,半导体更像是一个技术资源品,而非自然资源品,其特点是可持续、可迭代。

b)“高付出”体现在半导体的下游就是广泛的新经济行业,例如:3C产品(手机-26%、电脑-19%、消费电子-10%)、ICT基础设施-24%(5G基站、数据中心)、高端装备-12%(医疗器械、仪器仪表)、汽车-10%。对应的,煤炭的下游刚好对应的是老经济,包括:电力、冶金、化工、建材、供热等,指向地产和老基建。

我们将半导体产业的核心下游定义为“泛半导体行业”,也可理解为半导体全产业链,主要包括:高端装备、科技制造、信息服务、科技研发。测算得到,其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7.1%(作为对比,“泛能源行业”产值占比刚好也是17%)。我们可以把半导体理解为大数据时代的“能源”,未来将以数据化、智能化的方式渗透到所有行业中,为经济提供新的引擎。

1.3 泛半导体行业对GDP贡献度将达到一半

回到宏观视角,我们关心未来以半导体为核心的新经济是否能够支撑“5%左右”的经济增长,未来的增长中枢是否面临下移?

我们做了一个简单的GDP拆解,发现:从2016年以后,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是靠泛半导体产业和传统服务业支撑,这两者基本能够贡献4~5个点,从这个角度,其实我们不必担心2023年的经济增长问题。更重要的,经济增长的引擎已经出现明显的切换,泛半导体产业对于GDP的同比贡献率从2015年的13.6%飙升至2022年的39.5%,需要注意的是过去两年尚处于半导体产业的下行周期,未来几年泛半导体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度有望达到一半。

2. 全球视野下的半导体价值链

2.1 全球半导体需求结构:中国三成,加速提升

全球半导体的需求结构相对集中,中美欧日占据了近八成。我国近几年新经济加速发展,半导体需求占比从2014年的21%升至目前的32%;美洲半导体需求份额整体维持稳定,在20%附近徘徊,近期有所上升;欧洲、日本和亚太其他地区需求端份额逐步下行。另一个维度来看,从2015年至今,仅中美两国半导体需求年均维持两位数增长(中国11.8%、美国10.9%),是主要的边际贡献。

产品角度来看,全球半导体产业的主要产品就是集成电路,占比一直维持在八成以上,近几年内部结构存在分化,微处理器和存储电路出现下滑,逻辑电路和模拟电路占比提升,体现了终端应用的分化,ICT基础设施是拉动逻辑电路的核心动能,手机的销量下滑是制约存储芯片的主要原因。此外,光电子、分立器件和传感器维持稳定,占比分别为8%、6%、4%。

2.2 “中国芯”贸易逆差严重,高端芯片产能偏弱

半导体是一个全球分工极其细化的行业,主要可以分为三个环节:芯片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对应的刚好是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其中,美国在EDA、IP、逻辑芯片设计环节一家独大;韩国则擅长储存芯片的设计,也是其手机行业发达的原因;日本和欧洲在DAO和设备制造环节有一定的优势;中国台湾在晶圆制造方面有一席之地,中国大陆则擅长封装测试。全价值链角度来看,中国大陆仅占11%,与32%的需求形成明显的错配,美日韩在价值链中份额相对较高。

这种分化的国际分工也带来了“中国芯”的问题,其一,我国贸易逆差非常严重,进口总额常年维持在出口的三倍以上,这是供需错配的核心体现;其二,我国出口芯片均价远低于进口均价,说明我国高端芯片的产能较弱。不过,这两个问题在近几年略有缓解,2022年以来我国逆差有所收敛,进出口价差也维持在历史相对低位。

2.3 设计需求加速提升,国产替代与非美合作是未来主要趋势

我国的需求结构也呈现一定的分化,这与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有关,封测占比逐步下降,对于芯片设计的需求加速上升,考虑到设计环节美国一家独大的局面,我国未来发展半导体产业需要寻找突破口,逆全球化背景下,中美博弈带来的制裁不会减缓,我们需要沿着底线思维,一条路是低端自主,国产替代突围;另一条路是打造去美国化的供应链体系。

3. 更重要的是,迎接宏观“芯时代”

从全球半导体需求周期来看,目前基本已经行至下行周期的尾部。根据美国半导体产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半导体销售额同比已经降至-31.6%,来到历史最低点,美欧日分别为-12.9%、0.4%、0.7%,都已接近历史低点,全球半导体周期已经处在底部区域,预计新一轮周期在下半年开启。

把视角拉回国内,我国半导体的产能周期基本已经触底,其一,我国电子行业的资产负债率同比已经出现回升,意味着新一轮债务周期正在开启,考虑到该行业的资产负债率处于历史最低水位(54.3%),未来加杠杆的空间极大;其二,在过去两年的需求下行周期中,我国电子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已经基本触底,目前需求已经出先回暖的迹象,产能利用率的回升将带动新一轮产能周期开启。

周期以外的故事更加重要,过去几年,无论是政策导向还是经济结构,都指向以地产为主导的老经济链条正在趋势性下行,2022年的泛能源产业对GDP同比贡献率达到历史新低的10%,而泛半导体产业贡献则达到了历史新高的40%,两者的极致分化预示着一个宏观“芯时代”正在来临。我国想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人口红利已经难以贡献边际增量,未来技术攻关带来全要素生产率的回升将成为新的增长引擎。

4. 附录:中国支持半导体产业政策一览

5. 风险提示

疫情反弹超预期、海外衰退超预期、科技产业政策推进低于预期

本文源自券商研报精选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联系电话 010-57193596,谢谢。

财中网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