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2010年,中国的制造业总产值首次超越美国,占全球制造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19.8%,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到今天,中国已经连续12年位居世界第一制造大国。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目前全球90%的个人计算机、80%的空调、75%的太阳能电池板、70%的手机都在中国生产。全球大变局下的中国制造业正强势突围——一方面,中国正成为全球最激进的产业智能化试验场,最大制造产能、最强配套能力和最大消费市场,为企业家们的工厂投入提供了基础和信心;另一方面,中国制造也面临着“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新型挑战,如何创造新的竞争优势,突破“卡脖子”问题,成为决胜未来十年的关键因素。从2021年起,“大力发展专精特新”成为突围的枪炮,频繁出现在中央会议和文件中。当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加强基础研究,推动应用研究,开展补链强链专项行动,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共有30多个省市出台了与发展“专精特新”相关的政策。通过参与专精特新培育计划,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享受到政策红利,走上快速发展道路。新形势下,中小企业、制造企业应该向何处去?如何抓住数字化、专精特新、智能制造、产业互联网等发展机遇?多层次资本市场又将如何赋能专精特新企业?去年10月,中国基本盘·首届中国制造业领袖峰会成功举办,我们邀请了李毅中、董明珠、杨学山等领军人物和一线专家,与1000多位制造业企业家共话中国制造。
今年11月25日,我们继续举办中国基本盘·第二届中国制造业(专精特新)峰会,在跟随吴晓波老师参访本土制造企业之余,汇聚中国制造前沿思想和资源,助力中国制造企业向“专精特新”高质量转型发展。本届峰会有哪些不容错过的精彩看点?小巴为你一一剧透。
峰会亮点
▶▷ 汇聚扎根在中国制造业一线的赋能者“务实”可能是本届峰会最鲜明的特色。从策划之初,我们就竭力邀请那些扎根在中国制造业一线的赋能者们加入。富士康科技集团首席数字官史喆博士,将从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角度讲解智能制造生态成长;浙江智行合一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原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肖利华,将讲解数智化转型如何驱动企业新增长;蓝卓数字科技总经理谭彰,将揭秘工业互联重塑企业数字化竞争力的底层逻辑;腾讯企业微信行业拓展总经理王琼,将从数字化如何助力制造业创新升级的角度带来分享……此外,对于重研发投入的专精特新企业来说,借力资本市场融资造血是必须练就的功夫。我们特别邀请了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分享对资本市场和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看法,以及和恒(北京)咨询公司董事长徐朝华,解析专精特新企业的资本价值再造方式。这些实战派专家们,身上最宝贵的是帮助无数企业转型升级的实际经验,以及针对性解决问题的实战能力。▶▷ 走工厂+听分享,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随着消费互联网的巅峰已过,商业模式的创新已近山穷水尽,所有的注意力重新回到硬科技,而工厂正是科技、生产与需求的交互试验层。相比于商业模式的创新,发生在工厂里的设备、组织和制造流程的变革,显得更加沉静和厚重,也更值得我们屏神凝气地去学习和观摩。在峰会开始的前两天(11月23日—24日),我们将跟随吴晓波老师一起走进标杆工厂第七站——极氪汽车,实地参访5G智慧工厂,探秘中国高端智能制造。通过走进实际应用场景,与工厂一线负责人交流,我们可以更真切地触摸实体经济的“基本盘”,互相传递经验和信心。
观点前瞻
在峰会开始之前,小巴特别整理了嘉宾们近期的一些精彩观点,带你先睹为快。
吴晓波老师说:“什么是中国基本盘,简而言之,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底盘和基本动力。对于行业来说,它是未来的方向;对于普通人来说,它是未来的红利。”举国重视和政策支持所带来的机遇,与人口红利减退、不确定性风险并存,作为中国实体经济“基本盘”的制造业正经历深刻变革。变局之下,“专精特新”成为国家为企业转型升级指出的一条明路。但一切还需在实践中摸索,数字化、智能制造、产业互联网、多层次资本市场,每个与专精特新相关的命题都充满挑战。对于广大的中小企业和制造业企业而言,现在正是通过更全面的维度、更广泛的讨论来激发可能性的时候。2022年11月25日,中国基本盘·第二届制造业(专精特新)峰会即将举办,一批中国制造前沿的先行者,将同兼具高度与智慧的专家学者们展开论道,届时欢迎你来现场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