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C 衬底是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材料中GaN及SiC 应用的基石。可以通过在SiC 衬底上生成所需的薄膜材料形成外延片,进一步制成器件。
SiC 产业链
为什么要做外延呢?
外延是指通过外延生长技术(如气相外延MOCVD、液相外延等)在衬底上生长出来的薄膜。这个薄膜可以与衬底用相同的材料(同质外延),但可以用与衬底不同的材料(异质外延)。
如果还闹不明白啥是外延,可以参考这里:衬底与外延,这俩到底是啥关系?这回帮你捋顺了!
外延的主要作用可以归结两个方面:
一是,同质外延,可以提升器件的稳定性。从生产工艺来看,外延技术对外延温度、气流、时间等参数的精确控制,使得外延层的缺陷度可以比同质衬底更小,在衬底上沉积一层外延可以达到提高器件的性能及可靠性的目的。器件依据不同的设计,所需的外延层厚度也会有所差异。一般而言,外延的厚度越大,器件能够承受的电压也就越高(比如,600V~6500V的应用,SiC 外延层的厚度一般在1~40um,而衬底厚度一般在几百um左右)。由于SiC 外延有一定难度,所以市场上有一些专门做SiC 外延的厂商。
二是,异质外延,可以大幅降低成本。比如,它通过在便宜的硅片上生长一层薄薄的GaN外延,这样用成熟(便宜,12英寸Si衬底也就200/片)的第一代半导体材料做衬底,来(部分)实现第三代半导体(SiC 6英寸衬底6000+/片)宽禁带的特性,可谓是相当划算。但是像这种异质外延的结构,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晶格失配(可以理解为把脚手架搭在塑料地基上)、温度系数不一致(热胀冷缩,温度变化时,不同材质肯定存在问题)、热传导不良(Si的导热性很差的)等等。
借助石墨烯实现Si衬底上单晶GaN薄膜的外延生长
在导电型SiC 衬底上生长SiC 外延层制得SiC 外延片,可进一步
制成功率器件,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光伏发电、轨道交通、智能电网、航空航天等领域
在半绝缘型SiC 衬底上生长氮化镓外延层制得SiC 基氮化镓(GaN-on-SiC)外延片,可进一步
制成微波射频器件,应用于5G 通讯、雷达等领域。
SiC衬底与外延片的价格趋势
SiC衬底价格会随着尺寸增加有所下降,同时进一步带来销量的稳步上升。目前衬底发展最重要的方向趋势是扩大直径,这会降低衬底生产成本,进而降低售价,价格的下降也会加速SiC衬底在各领域内的渗透。根据CASA数据预测,SiC衬底和外延随着产业技术逐步成熟(良率提升)和产能扩张(供给提升),预计衬底价格将以每年8%的速度下降。
SiC衬底价格发展趋势(RMB/cm²)
SiC 衬底、器件、外延片市场规模预测
碳化硅外延片价格发展趋势(RMB/cm^2)
SiC 器件发展历史
SiC 器件发展史
SiC发展前景:到2027年,国内约150亿元市场。根据Yole数据,
2027年全球SiC功率器件市场规模将由2021年的约11亿美元增至
62.97亿美元,2022-2027年每年以34%年均复合增长率快速增长。汽车应用主导SiC市场,占整个功率SiC器件市场的75%以上。2027年,中国市场约占全球份额的35%(22亿美元)。
2027年全球SiC功率器件市场规模
国际发展现状:国内外差距5-10年行业“二八定律”显著,国际SiC市场主要由意法半导体(41%)、英飞凌(23%)、Wolfspeed(15%)高度垄断。2019年已完成8英寸SiC产线量产,并开始布局12英寸,国内主要仍以4英寸和6英寸产线为主。
国内与国际先进技术差距在5-10年左右。相关机构预测,国内SiC行业的发展,也将朝着马太效应越来越显著的趋势发展。
国内SiC市场: 具备IDM能力,累计融资达1500亿。与Si基数字芯片核心技术点不同,第三代半导体SiC功率器件的关键技术,在于
衬底外延的制备与
器件模组的研发,对工艺制程要求不高,可不受先进光刻机的制约。当前,国内第一梯队的SiC相关企业均已具备IDM能力。
碳化硅器件成本结构:衬底及外延占据70%
SiC衬底与外延制备:截止2022年,国内有
30余家企业已在SiC衬底环节布局(基本半导体不在其内),新项目投资额约为
500亿元(衬底300亿,外延200亿)。
器件研发与模组设计:截止2022年,有
49家企业在SiC功率器件环节布局,新项目投资额约为
1000亿元。国内融资规模来看,由于器件研发与模组设计的投资回报周期相对较短,即使成本占比较低,却更易获得更多融资。
市场与产能方面:市场空间大,竞争白热化。截止2022年,国内6寸SiC晶圆(折合)产能约10万片/年,根据中国宽禁带功率半导体及应用产业联盟测算,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的飞速发展,2025年国内SiC需求将有望突破50万片/年,国内主要SiC企业均在积极扩产。
后记
目前碳化硅器件的生产、制备成本仍然偏高,若良率提升缓慢导致成本下降不及预期,则将影响到碳化硅在下游应用领域的渗透;此外,受益日益旺盛的下游需求,国内外SiC 企业积极扩产,若未来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产能过剩,则SiC 产品面临降价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