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全市场表现低迷,券商板块也无力上涨,日内下挫至8月以来新低点。盘后数据显示,主力资金抛售券商板块13.72亿元,居于市场前三位。遭抛售金额居于前位的个股名单中,大中型券商参差出现,太平洋证券(601099.SH)、中信证券分别遭抛售1.6亿元、1.2亿元,光大证券(601788.SH)、信达证券、华泰证券(601688.SH)等遭主力抛售额度居前。节后首个交易日证券板块的市场表现让投资者直呼“看不懂”。“8月底买入的券商股一直在跌,节前面对持续下跌的行情已不敢调动仓位,没想到节后跌得更狠。”来自上海的A股个人投资者小王对第一财经记者说。回顾证券板块近期表现,节前已阴跌数日,截至10月9日收盘,板块已较8月28日“印花税行情”当日最高点回撤16.02%。据记者统计,板块内个股无一幸免,50只个股中有9只较8月28日至今区间内最高点回撤幅度超过20%,包括锦龙股份(000712.SZ)、信达证券、国盛金控(002670.SZ)、首创证券(601136.SH)、华鑫股份(600621.SH)、华林证券(002945.SZ)、中金公司(601995.SH)、湘财股份(600095.SH)、山西证券(002500.SZ)。
某公募基金非银金融行业分析师对记者称,券商股节后首日下跌是前期行情的延续,说明投资者对证券行业的信心仍不足,也与当前资本市场政策对券商利好的影响尚未充分定价有关。“利好影响要充分释放,还需要监管跟上投资者的期待,权益市场修复、券商基本改善仍是第一催化剂。”他说。自7月份证监会提出“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以来,投资者对于A股市场投资、融资、交易“三端”改革并举抱有较大期待,监管也在努力及时回应投资者关切。10月7日,沪深交易所针对“T+0”交易的传闻及时辟谣,称目前时机尚不成熟。今年下半年以来,关于监管IPO审核放缓、再融资暂缓的“小作文”式传言频频出现。9月15日,证监会也官方辟谣称,不存在IPO和再融资项目“关闸”情况。不过,从数据表现来看,今年前三季度IPO市场较去年同期收缩较为明显。据Wind数据,截至9月30日,今年前三季度55家券商IPO承销保荐收入合计约189.5亿元;去年同期实现收入为233.7亿元。以此计算,今年前三季度券商承销保荐收入同比下跌18.91%。“短期来说,减缓IPO、再融资会影响到投行业务的效益,但当前属于正常的波动范围。”一家券商投行部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具体来说,上半年IPO发行、再融资项目表现尚可,收紧的监管态势也是从9月份才开始启动的,对四季度的业务表现来说可能有影响,但对今年整年的投行业务来说或许不会很大。除此之外,宏观环境的变动也加剧了投资者的观望心态。“一方面是对于宏观环境的信心动摇,长假里突发的巴以冲突加剧了地缘政治乃至于全球经济新的不确定性,A股投资者在没有把握未来市场走势下仍处于观望心态。”前述分析师对记者说。另一方面,港股因气候原因停市,也使得A股投资者失去了一个重要观察窗口,沪指早间跳空低开就是一个例证。进一步来说,长假释放消费潜力带动相关行业数据回暖,却未推动这些行业在二级市场上的表现,也能看出当前A股投资者对宏观经济恢复的信心仍待修复。数据显示,中秋国庆“双节”期间,我国消费相关行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1.3%,其中,服务消费和商品消费同比分别增长20.9%和21.6%。但记者发现,节后首个交易日,资金大幅出逃酒店和餐饮、景点及旅游等消费板块。“资金信心低迷不振,投资者普遍谨慎,更期待看到直观反映经济复苏的数据出现。”前述分析师说。长期来看,业内认为,短期市场波动不会影响券商行业接下来的走势。东兴证券非银金融行业分析师刘嘉玮认为,交易活跃度仍然是市场的核心变量,在信心逐步修复提升交易热情之外,中长期价值投资资金的流入情况对市场才是至关重要的;另外,近期“跨境通理财”业务试点的推进所带来的“活水”也有望助力市场流动性的改善,有望为证券行业提供业务增量。“宏观稳增长组合拳有望提升权益市场偏好,券商板块估值仍处于较低水位。”开源证券非银金融行业分析师高超称。具体到市场期待的政策来看,引入中长期资金、券商风控指标松绑、鼓励分红和回购等方面的政策仍值得期待。值班编辑:立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