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热点 » 正文

最近,每家电池公司高管都在谈储能安全

作者:周有辉 来源: 新能源产业家 49411/26

“不能说为了上市就签下几十年的质保协议,这笔账是要还的。”储能电池安全最近正在成为行业的中心议题。近期笔者参加了多个新能源行业会议,多家公司高管和行业专家都在谈论如何保证储能电池更安全。担忧来自于一拥而上的行业现象——超12万家公司入局淘金

标签: 储能电池 新能源 宁德时代 亿纬锂能

“不能说为了上市就签下几十年的质保协议,这笔账是要还的。”

储能电池安全最近正在成为行业的中心议题。

近期笔者参加了多个新能源行业会议,多家公司高管和行业专家都在谈论如何保证储能电池更安全。担忧来自于一拥而上的行业现象——超12万家公司入局淘金,与之相对的是行业安全标准的缺位。

当下,对储能安全的担忧在行业过剩、激烈竞争的趋势下被成倍放大。

01

“储能电池真的能用十年吗?”

储能电站的设计寿命通常为十年,关键的收益模型和系统设计都基于这一数字出发。

但多位电池公司的高层直接抛出了“灵魂拷问”——储能电池真的能用十年吗?

蜂巢能源董事长杨红新近日在高工锂电年会上直言,“储能市场,有的企业觉得很好,我个人觉得很不好,储能行业不健康。”

他举了一个例子,翻翻这两年大型储能的标书,中国有几十家、上百家企业都可以满足这些招投标的要求,其实就是看哪家公司报价更低。而储能电池质保和质量的表现,未来五年、十年才能看到,但五年十年后很多公司可能都不在了。

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也在近日的世界储能大会上表示,新型储能的发展不能图一时之利,要谋长久之计,就像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储能是用来用的,不是用来撑门面、做摆设的

而储能作为基础设施*的特点,就是要用10年、20年以上,要在多种复杂和应用条件下,能够安全、稳定、高质量的运行。

据吴凯的观察,现在很多企业都声称自己能做到20年、25年,运行寿命能达到12400甚至15400,客户和第三方如果检测这些指标依据什么标准,目前应该说还没有,基本上靠的是口头承诺。

据国内权威机构统计,前期投运的功率性储能宣称10年预期寿命,实际运行寿命不足3年就已经大面积退役。

投运的能量性储能,承诺寿命20年,目前实际寿命仅有3-5年,且年循环次数大部分不到设计的一半,运行期间还会出现各种问题,监控面板上常常看到红色的海洋。

企业最终都会吃下因为过度承诺种下的苦果。

亿纬锂能董事长刘金成在高工锂电会议上将储能电池和商用车电池做了一个对比:商用车宁德时代的市场占有率是80%多,当年做公交车(电池)的人很多,但是现在都跑了,为什么跑?赔不起。

“储能电池也是,你想做电池就要想到10年质保、20年质保,你行不行?你行你就活得下去。所以在新能源行业要有长期主义。不能说为了上市就签下几十年的质保协议,这笔账是要还的。

质疑不光来自电池厂,储能集成商作为储能安全的*责任人,也发表了相关的观点。

“今天的储能比当年的风电更需要优秀的合作伙伴。”远景集团高级副总裁田庆军在今年8月说道,储能几乎是在一夜间爆发,全行业在电站设计、功能配置和后期运维上同质化严重,存在巨大的浪费和资产管理的风险,“未来两到三年之内,各种问题就会爆发。”

“储能电站20年的寿命,储能厂商注定要做投资商的长期合作伙伴,为投资商提供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他表示。言下之意,储能安全的兜底并不是一家公司努力就能够做到,而是产业各界的互相配合。

02

储能电池要如何更安全、使用寿命更长?

事实上,储能装置能量比动力电池系统高1-2个数量级,火灾事故影响范围和程度更加严重, 安全防控更加复杂,并且缺乏安全标准。

而产业界对储能电池的认识可以说也是从“幼稚”到“成熟”——在2019年-2020年电池回收行业掀起热潮时,产业方向一度是将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在储能产业中,某储能龙头甚至准备把所有的铅酸电池都换成梯次锂电。

后来行业层和监管层才发现两个产业的安全难度完全不是一个量级,才逐渐抑制并规范了梯次利用电池的使用。

两年前北京大红门的储能安全事故更是依然在萦绕着每一个从业者。

在这次火灾中,先有人员发现电池柜起火冒烟,但是明火被扑灭后不断复燃,并不时出现爆燃,直到发生爆炸,造成人员伤亡。从发现起火到明火彻底被扑灭耗时近12小时。

据国联证券引用事故报告分析,“究其原因,锂电池作为一个能量体,火灾时会引发外短路,而外短路又会促进电池的热失控,形成循环直至能量耗尽,导致储能系统火灾控制难度较一般火灾大。”

电化学储能电站新国标与旧标准对比

2023年7月,储能电站新国标实施,对比14版国标可以明显感受监管对储能电站的安全标准越来越细致和健全。另一方面如前所述,多家电池龙头的呼吁正让行业的视角转向储能安全之中。

在宁德时代看来,目前储能安全设计的掣肘是在于运行样本还不够多。

“有人说储能利用小时数不达预期,是因为电网不调度,但如果电网放开调度,我们又能保证多少储能可以随时响应、一级顶上、从容应对?所以我认为根本原因还是我们没有让电网和能源主管部门相信,储能可以成为电网安全稳定的支撑。”吴凯表示。

一组数据可以印证,据美国能源部数据,截止2021年底,全球先后锂电池调合并项目共计169个,总装机规模1.37亿千瓦。其中部署的续航30分钟调频项目,基本都已经退役,退役原因基本归结于实际运行寿命严重不足,过早退化。

因此宁德时代在储能价格竞争正酣时,选择重金投建了储能安全实验室,用于做储能电池并入电网的测试实验。

储能行业过热之下,对储能安全的关注或将是对商业本质的回归。

正如宁德时代总工程师许金梅所说,“电化学储能的安全成本,没法算,因为它几乎无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联系电话 010-57193596,谢谢。

财中网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