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产业 » 正文

强制跟投:VC的罗生门

作者:张翌楠 来源:钛媒体 267901/28

“上班返贫”多是当代打工人人的吐槽用词,存不下钱归存不下钱,但总不至于真的返贫,但是做一级市场投资的可不一样,一不小心就血本无归了。“辛辛苦苦搬砖,每年到手的工资不如交给公司的多,老板总是想着法把发出去的工资要回来。”投资人真是花钱上班的冤

标签: LP GP 投资

“上班返贫”多是当代打工人人的吐槽用词,存不下钱归存不下钱,但总不至于真的返贫,但是做一级市场投资的可不一样,一不小心就血本无归了。

“辛辛苦苦搬砖,每年到手的工资不如交给公司的多,老板总是想着法把发出去的工资要回来。”投资人真是花钱上班的冤大头吗?是什么让投资人又爱又恨,上班比坐过山车还刺激?

是跟投。

行业上行周期,它让投资人以最快速度实现资产翻倍,甚至是财富自由;在行业下行周期,它成为了投资人的“至暗时刻”;在机构看来,它是最能证明自身专业的“信物”;在LP眼中,它是防范道德风险的一条铁链。

跟投仿佛成了行业“罗生门”:每个人都按照对自己有利的方式对它进行表述和解读。

1

一个怪圈

普遍来说,跟投分为基金跟投和项目跟投,其中基金跟投是针对合伙人及VP以上,直接或间接持有基金份额;项目跟投则大多针对中基层投资人,直接持有目标项目的股权,跟投额度普遍在项目总投资金额的1%-30%之间。

虽然美其名曰,跟投机制的设计是让管理人和一线投资团队都充分分享资产增值的红利,但其背后另一层含义却是一份保险:LP对GP的信任度不够,要求合伙人或者管理层跟投基金,以此希望GP把LP的钱当作自己的钱;同样,机构对一线投资人的信任度不够,要求一线投资人跟投进项目,以此希望投资人对自己的项目更加负责。

不信任感自上而下贯穿整个行业链条,尤其是在下行周期里,每个人都感觉浑身不自在,形成一个怪圈。

杨扬(化名)所在的机构就设置了强制跟投机制,兢兢业业推尽调、推流程、推审核合同,付款流程的审批刚过,还没还上一口气,跟投通知就来了。

“还有上限300w的通知说明,公司对我们是不是有什么误解?”杨扬和朋友吐槽道。朋友回复:“还好,只是设上限,不是设下限。”强制跟投、设置下限的情况在行业遇冷时期越来越多。

“想升职又害怕,当个投资经理跟投项目就算了,毕竟是自己看着投的,也想冲着高回报去,要是升到上面,让你跟你投基金怎么办?”

基金清算一般在7、8年左右,比具体的项目跟投存在更多不确定性,有人开玩笑:投资人离破产只差一步---升职。

“周期太长了,用20岁手上的几十万去赌30岁虚无缥缈的几百万,这个账我是算不过来的。”

过去有人跟投早期项目赚了几十倍,提起跟投大家都很积极,并不是人人都有资格入局,如今跟投已经沦为投资人的“噩梦”,被机构硬性要求,投资回报更是不知道有没有、哪年哪月能到手。

“二级市场行情低迷,一级市场又能好到哪里去?行业红利消失,五成投资人忙碌大半年一个项目投不出去,还有五成在为过去的非理性投资收拾烂摊子,谁有心思跟投。”

2‍

吊驴拉磨,大饼难咽‍‍‍‍‍‍

早年间,跟投作为吸引或留存优秀投资人而开出的一种激励机制,在行业上行周期时,的确很有吸引力。

理想状态下,投资人的薪酬结构为基本薪资+carry+投成奖+跟投回报,然而现实总是不那么性感。

首先投资人的基本薪资不如外界想象中的高,据《2020年VC/PE机构薪酬与运营机制报告》显示,分析师/研究员为1.5万,投资经理为2万,投资总监为3万。

2020年虽说已经过了VC/PE行业遍地捞钱的时期,但也还没有出现降薪、裁员的惨状。我们假定今天行业的薪资水平与2020年持平。

Carry在近几年一直被戏虐地称为“都市传说”,只听过没见过。早年,机构怕投资人因为长期拿不到Carry跑路,用投成奖来留人,今天行业状况两级反转,投资人提心吊胆生怕被裁员,投成奖自然也就取消了。

此种背景下,一次跟投差不多是普通投资人小半年的口粮。

“自己的钱都不敢投进去,公司凭什么把钱交给你投?”一句*公式,公司直接占领道德高地,问得投资人哑口无言。“再者说了,大家都是有头有脸的投资人,没钱跟投这话也说不出来。”

跟吧,总感觉自己被割韭菜,不跟又说不过去,投资人陷入无限内耗的跟投困境。

现在,大部分投资人的薪资机构几乎只剩下基础薪资+跟投回报,可跟投回报在多数投资人看来是遥遥无期的。

当国资LP成为资本市场的主力,他们诉求已经不再是追求投资回报*化,反而在招商引资上对GP提出了更多要求。

GP在精力分配上,划出了一大块交给招商,对于基层投资人而言,抱怨强制跟投机制也是对项目收益率的一种担心,到底能不能赚钱自己心里也在打鼓。

一方面,硬科技时代的投资回报率相比互联网时期大幅下降,短期看不见回报,且很难讲出资产大幅翻倍的故事。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即使LP追求投资回报,但LP的钱本就是闲置基金,用于私募股权投资只是资产配置的一种手段。

风投之所以为风投就在于它是高风险高回报的事,行业对LP设有合格投资者门槛,风险严格设定在LP的承受范围之内,但强制跟投的风险投资人是否能承受,就得问问投资人自己了。

“想赚快钱去二级,一年连几十万的跟投风险都扛不住还做什么一级?”有投资人言辞犀利。

话是这么说,一级市场本就是个吃资源的行业,不可否认在这个行业中大部分都是站在金字塔尖儿的VIP玩家,倒不是拿不出钱跟投,核心原因还是在于拿出去了,还能不能拿回来?

“毕竟,公司砸了多少项目在手里,心里还是有数的。”

“跟投无非是吊驴拉磨,行业红利期,驴的脖子够长,偶尔也能吃到前面吊着的萝卜,行业一副一本万利的‘和谐’场面。到了行业下行周期时,索性就把真萝卜换掉,直接画个假萝卜贴在驴的脸上以蒙蔽双眼。”

过去所谓跟投机制是激励投资人,可提升对基金运作整体的专业管理水平和审慎尽职能力,有助于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等官方话术,在今天这个环境中已经不起作用了。

“实在是大饼难咽。”

3‍

为何强制跟投?‍‍‍‍‍‍

年轻投资人吐槽起跟投倒是滔滔不绝,但也有更资深的投资人持相对观点。

“觉得跟投机制扯淡的投资人不是太年轻就是太纯洁了。”合伙人林宇(化名)认为,机构设置强制跟投是非常必要的手段。

“跟投明面上的优点和缺点大家都懂,但背后也有行业不愿意摆上台面来说的故事。前些年,投资人和FA、创业者一起做局,骗投资拿回扣的事件比比皆是,甚至有些小机构的合伙人自己都干这样的脏活。作为LP、作为机构合伙人要求强制跟投,防的就是内幕交易、利益输送的风险。”

做投资除了专业还要正直,专业有硬性的指标可参考,至于正直,无从考量,只能防患于未然,将不正直的投资动作扼杀在摇篮。

“在利益面前,不要太高估人性。一项机制既能防范道德风险,又能一定程度上降低收益风险,那么它存在的意义就非常必要了。”林宇说:“不怕你菜,就怕你坏!”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不得不说,就是一线投资人是否有强制跟投,已经被很多LP当作机构投资决策认真负责的标准之一了,甚至成为了出资与否的关键因素。

行业这么一卷之后,更没有什么商议空间了,也别管这个机制到底合不合理,在募资如此困难的今天,为了争取LP的认同,别人有的,我们也必须得有。

跟不上强制跟投要求的朋友们,那也不好意思。你对投资回报的野心、对LPGP的责任心,对自己决策的信心有一分的动摇,都说明你并不适合这个行业,或者说当下环境的这个行业。

强制跟投之所以会引起争议,核心原因还不是因为“强制”二字。某件事一旦被冠以“强制”二字,即使它再合理合法,也会显得不太合情。

有些人性化的机构,提出了一些居中的解决方案,比如进一步降低强制跟投的起投金额,让它看起来更加像一个表态,而不是一笔投资;又比如为一线投资人提供免息贷款,来降低个人的财务压力,虽然并不能弱化所需要承担的投资风险。

但是,接受的依然接受,诟病的依然诟病。

“大水浇灌的时代过去了,行业在出清、去泡沫,日子的确难过,但那些能迎来收获期的投资人大多都是懂得坐冷板凳的。”林宇说。

创投家认为强制跟投*的问题,在于未来一线投资人退出权益的保障。

”你让我负责,我愿意负责。投赔了就认赔,但是如果赚了,机构们能保证一线投资人真正拿到收益么?“

到时候,会不会又上演一波类似于回购纠纷的集中爆发呢?

说到底,还是行业里有太多浮躁和焦虑。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联系电话 010-57193596,谢谢。

热门推荐

从经开区、高新区和港区扩容,看郑州与中牟、荥阳、新郑纠结关系

来源:钛媒体 作者:张翌楠04/03 08:09

财中网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