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浙江经验的生物医药产学研协同模式SWOT分析在整体上,浙江省生物医药产学研模式具有政府协调能力较高、高校科研院所科研实力较强、生物医药企业参与意愿较高、整体产学研协同状况较好、能形成可持续的产学研协同发展等特点。本研究采用SWOT分析法,从优势(strengths)、存在的问题和不足(weaknesses)、发展机遇(opportunities)以及面临的挑战(threats)分析浙江省生物医药产学研模式的基本情况。
一、浙江省生物医药产学研协同发展模式的优势分析 浙江省生物医药产学研协同发展模式具备的优势很多,具体为以下几点:第一,科研优势。在浙江省生物医药产学研协同发展的诸多优势中,最突出的优势就是具有一支实力较为雄厚的高校生物医药科研创新团队。第二,行政优势。政府高效率的行政组织协调能力是产学研协同的关键影响因素,浙江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是浙江生物医药产学研协同发展的基本前提。第三,产业环境优势。目前浙江省拥有超4万家生物医药产业链相关企业,部分地区形成了千亿、万亿级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除了上述优势以外,浙江省较高层度的经济发展水平、较强的金融能力、社会各界对产学研协同发展的高度认同等因素也构成了促进浙江省生物医药产学研协同发展的有利因素。
二、浙江省生物医药产学研协同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第一,财政支持力度不足。政府用于支持生物医药产学研方面的资金存在较大的缺口,这使得很多产学研协同项目难以开展。第二,财政支持资金使用精准度不高。政府的财政支持更偏好能立竿见影获得回报的项目,对于产学研合作的基础,生物医药研发的投入不够。第三,产学研权责利划分不明晰。目前很多的合作都处于初始阶段,许多项目产学研各方的责权利划分不够明晰。第四,合作项目融资渠道较少。目前的合作项目融资仍以传统的银行信贷为主,直接融资、债券融资和其他融资创新受制度监管、合作各方资质等因素的影响难以实施,融资难的问题会影响到合作项目的发展速度。第五,人才保障制度支持力度不足。浙江省现有的人才保障制度对生物医药产学研人才的集聚和发展仍显支持力度不足。以上问题都有待于产学研协同发展模式的进一步完善来解决。
基于浙江经验拓展的一般性政策建议基于上述分析,浙江省生物医药发展创新必须依托产学研融合机制,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企业为市场价值实现主体、以科研院所和医药类高校为研发和人力资源培育主体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综合实践分析和实证分析的研究结果,并结合实际情况,本研究给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优化产业环境 由于生物医药国内发展现状及其高风险、高投入、长周期等特性,为加强资本的作用,政府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优化风险资本市场体制机制。通过政策制定,鼓励投资者从价值发现者向价值创造者转型。适当鼓励增加投资企业中风险投资董事席位和外部董事席位,以增加企业的决策和认知多样性。
强化医药产业交易平台建设。通过交易平台建设,增强本地医药项目和企业的曝光度,促进标的项目和企业定价的形成。大多数医药企业和项目属于非标资产,缺乏价格形成的公开有效途径。建立高效的交易平台可以吸引投资方和融资方进行集中竞价交易,通过定价机制增强项目资产的流动性,筛选项目资产的优劣,以达到促进重组并购、优化产业链结构和减少寻租现象的目的。
调整生物医药发展引导方向。协调创新药和仿制药推出更加具有吸引力的创新药投融资奖励政策,鼓励创新药物研发;逐步严格监管仿制药尤其是低端仿制药的审批,合理布局仿制药与创新药的比例;采用第三方评估审批方式,切实遵循生物医药标准。
二、改革人才政策在生物医药产业人才吸引方面,政府应对人才政策进行大力改革,避免“有专家,没人才”的现象,重点建议有以下几个方面。建立行业专项人才认定标准。政府应建立对行业专才的人才评价体系,摒弃“堆叠荣誉”的大类人才评价方法,强调从业经验和技术水平两大要素。对技术人才的评价是一个具体和专业的复杂过程,对政府和用人单位的专业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人才政策实现一体化集中管理。政府各相关部门应对人才认定设立统一的政策标准。牵头部门,如人才办,应协同教育、卫生、财政等部门协同制定统一的人才补贴政策,对已认定的人才在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给与相应的一揽子奖励和补贴。
建立产业专才人力资源库,提高人才评价能力。政府应制定与国内外高技术人才机构长效对接通道,吸引外部人才登记注册,逐步建立医药产业人力资源库,并积极学习高技术机构的人才培养和人才评价理念和技术。如韩国三星集团,约2.5万名员工拥有研究生以上学位,人才储备超过首尔大学,为韩国规模最大的人力资源中心。
建立基于“未来价值”判断的量化财政投资决策体系。政府建立财政投资决策体系的理念应从平面化的“经济增长”逐步转向立体化的“经济发展”过渡。在具体的项目投资决策中,应强调未来价值,在“秉承是否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有利于产业链形成的原则”的前提下考量收税贡献,以构建有机完整产业链条和产业集群为目的,从立体分析视角有序地制定财政计划,逐步优化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财政决策体系。建立这样的体系对政府的顶层设计能力、产业链布局能力和项目标的评价分析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政府必须吸纳和任用各类高端人才,不断加强服务管理能力。
优化本地医科院校专利申报体系。政府应协同教育厅、科技厅等省属高校主管部门对医科院校专利申报体制政策进行优化改革,通过提高专利申请门槛和减少甚至移除专利申请各项补贴政策等手段,提高专利申请的质量,进而提高专利转化率。
三、推动集聚发展促进产业链分工,构建多主体合作创新网络的美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成功经验告诉我们:产业链多主体开放式网络创新相较于单个企业的创新更有利于促进生物医药产业的持续创新。生物医药产业分工不仅能够显著降低研发主体的资金需求、研发风险。同时,还可以缩短研发周期,极大降低研发门槛和产业参与壁垒,能够刺激更多有研发条件、具有研发活力的企业或研发机构参与进来,最终形成由医院、研发机构、中介机构、政府、医药生产企业等多主体共同参与的生物医药产业开放式合作创新网络。
我国可以借鉴美国生物医药集群发展模式,以著名医院、高校和研发机构为核心,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地域集聚特别是生物医药研发空间集聚,最终形成集群内部的多主体合作创新网络。
四、完善数据支撑构建研发基础数据系统,规范产业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各环节需要遵循不同的产业标准和规范,构建标准统一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研发基础数据库,这是落实、完善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标准和规范的有效途径,也是我国生物医药发展接轨国际的重要依据。
构建监管审批数据系统,提高审批效率,电子监管审批数据系统主要包括医药监管审批数据库和专利审批保护数据库,其主要作用是提高审查的客观性、减少人为因素干扰、严格审批、提高审批效率和增强监管保护力度。
构建创新网络数据平台,促进主体合作构建由医院、医学研究院所、科研机构、企业、政府相关部门等多主体参与的开放创新网络数据共享平台,促进主体间信息交流、增强主体间协作、密切主体间关系,使之成为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多主体合作创新网络形成的关键媒介。(作者:程勇伟,冯小初)中机院起源于产业竞争情报监测,发展壮大于产业规划咨询,成名于国家级新城新区规划全链咨询。专注于产业及产业园区大数据、咨询、规划、设计、招商、运营托管。
生物医药产学研协同发展模式的探索(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案例)
作者:中机院产业规划网 来源: 头条号 79602/27
基于浙江经验的生物医药产学研协同模式SWOT分析在整体上,浙江省生物医药产学研模式具有政府协调能力较高、高校科研院所科研实力较强、生物医药企业参与意愿较高、整体产学研协同状况较好、能形成可持续的产学研协同发展等特点。本研究采用SWOT分析法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联系电话 010-57193596,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