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齐萌 深圳报道
自8月1日,海印股份(000861)(000861.SZ)跨界并购告吹后,公司股价便连续跌停。截至8月5日,公司已连续二十个交易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1元,触及深交所规定的股票终止上市情形。
8月6日,深交所向海印股份下发《事先告知书》,拟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对此,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对《》记者表示,公司的股票交易价格长期低于规定标准,反映了市场对公司价值的不认可,海印股份的市值退市可能是其业绩不佳、市场信心不足等多种因素导致的。
“被面值退市对公司来说是一次严重的财务和信誉危机,可能会影响其在行业内的竞争力。对于投资者和股东来说,可能会遭受资金损失。”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
在经营方面,虽然海印股份近年来持续跨界经营,但其业绩却持续下滑,扣非净利润在过去三年零一个季度中均录得亏损。同时,一季度报显示,公司债务压力沉重,短期偿债能力较弱。
尝试“自救”失败
《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规定,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仅发行A股股票或者仅发行B股股票的公司,通过本所交易系统连续二十个交易日的股票收盘价均低于1元,深圳证券交易所终止其股票上市交易。
在海印股份股票连续17个交易日低于1元时,7月18日晚间,海印股份紧急发布《关于筹划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事项暨停牌》的公告,拟收购福建巨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福建巨电”)持有的江苏巨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江苏巨电”)51%股权或者通过增资的方式持有江苏巨电51%股权。
“股价持续低于1元时,公司提出的增发收购资产计划可能是为了自救而采取的一种策略,希望通过资产重组来改善公司的财务状况和市场形象。”柏文喜表示。
因有关事项存在不确定性,公司自7月18日开市起停牌,将在不超过10个交易日内披露本次交易相关信息,此举相当于为公司股价按下了“暂停键”。
公开资料显示,江苏巨电主要从事储能电池研发制造销售,以及大型充换电设备、充换电站制造与销售等,海印股份此次收购拟将布局固态电池赛道,同时,江苏巨电还有着国资背景,其最大股东福建巨电此前由福建国资委100%控股的福建省招标采购集团出资设立。江苏巨电还有30%的股份被江苏双溪实业有限公司所持有,该企业背后则是睢宁县国有资产管理服务中心。
然而,8月1日,海印股份便发布了《终止筹划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事项》的公告。“参考中介机构的尽职调查结果、标的公司涉诉及业绩亏损情况,并综合考虑了本次交易事项所面临的相关不确定性因素,公司认为本次交易不及预期,且双方未能就核心条款达成一致意见,继续推进预计无法短期内改善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和增强持续经营能力,且无法有效控制上市公司风险。”海印股份方面表示。
上述计划以失败告终,使得当日海印股份以跌停收盘,收报于0.77元/股,而后,公司股价便未回至1元。截至2024年8月5日,海印股份股票收盘价已连续二十个交易日低于1元。
8月6日晚间,海印股份收到深交所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公司股票因触及交易类强制退市情形后续被深圳证券交易所终止上市交易,将不进入退市整理期。
公告显示,“根据规定,强制退市公司应当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作出终止其股票上市决定后立即安排股票转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等证券交易场所转让的相关事宜,保证公司股票在摘牌之日起四十五个交易日内可以转让。”
对此,柏文喜表示,对公司来说,终止上市意味着失去了公开市场的融资渠道,可能会面临资金链紧张的问题;对投资者而言,可能会面临投资损失,尤其是短期内股价的大幅波动;对股东来说,他们的资产价值可能会因为公司退市而缩水。
付建指出,投资者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例如向交易所或监管机构投诉。
接连跨界但业绩下滑
据了解,海印股份前身为茂化永业,1998年在深交所主板上市。2003年,海印集团斥8800万元收购茂化永业26.33%股份,一跃成为茂业永业的第一大股东,而后将其改名为海印股份。2008年,公司实控人邵建明又通过向大股东定向增发和现金购买的方式,将大部分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实现了海印集团的“借壳上市”。
随着海印集团的入主,海印股份的业绩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从2003年的2.11亿元涨至2013年的21.36亿元。
自2014年起,海印股份开始尝试跨界转型,从采矿业,到跨界文娱演艺业,再到移动支付等,官网显示,“金融服务方面,公司通过并购商联支付、入股河源农商行、发起设立花城银行等一系列举措积极布局金融业务,并在2017年发起设立广州海印金融控股有限公司,进一步整合公司金融业务。”
2014年—2017年,海印股份营收波动上涨至2017年的25.61亿元,扣非净利润上涨至1.96亿元。
不过,多业务使得海印股份步伐沉重。自此之后,海印股份的业绩便开始一路下滑。2018年—2023年,海印股份年营收已自25.07亿元下跌至9.32亿元,扣非净利润已连续3年亏损。2024年一季度,公司营收仍同比下滑2.74%,为2.07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41亿元,扣非净利润为2059.34万元。
2024年公司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海印股份预计归母净利润为9006.51万元—1.35亿元,上年同期亏损8905.54万元,但扣非净利润依旧亏损3862.40万元—5793.6万元。“公司的营收下滑和扣非净利润亏损通常是影响股价的重要因素。公司业绩下滑会引发投资者对公司前景的担忧,从而导致股价下跌。”柏文喜指出。
此外,公司债务压力沉重。截至今年3月31日,海印股份资产负债率为59.77%,负债压力较高,同时,公司流动比率为1.17,速动比率为0.24,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较弱。
就相关问题,本报记者致函海印股份,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