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上市公司 » 正文

2024开年,中概股变得活跃起来

作者:Hernanderz 来源:价值研究所 196808/30

1月2日,元旦假期后的*交易日,蜜雪冰城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同日,另一家新式茶饮品牌古茗也官宣递表港交所,“下沉市场奶茶*股”之争进入白热化阶段。短短三天后,港股迎来了年内*成功IPO的企业——“激光雷达*股”速腾聚创。往后数,还有一大

标签: 中概股 IPO 古茗 广汽埃安

1月2日,元旦假期后的*交易日,蜜雪冰城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同日,另一家新式茶饮品牌古茗也官宣递表港交所,“下沉市场奶茶*股”之争进入白热化阶段。短短三天后,港股迎来了年内*成功IPO的企业——“激光雷达*股”速腾聚创。

往后数,还有一大批独角兽正在酝酿上市大计,港股、A股、美股这几个全球主要市场,都有望迎来IPO丰收之年。去年学着互联网巨头开始搞降本增效的高盛、摩根士丹利、花旗等华尔街大鳄,也都在憧憬着一个全新的周期——IPO活动低迷,投行能恰的饭自然就少了。

然而,递表只是*步。即便港股、美股都不同程度降低了准入门槛,独角兽的上市之路也不是那么好走的,上市后的股价表现特别是长期表现更是充满不确定性。一单成功的IPO,往往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

那么,2024年都有哪些值得期待的IPO(可能)?

冰封一年,中概股IPO能否顺利解冻?

回顾过去一年,全球主要股市的IPO市场都来到低谷,无论上市企业数量还是质量都差强人意。作为中概股温床之一的港股,这一年就过得尤为艰难。统计显示,截止2023年收官时,恒生科技指数跌近9%,科技股走势坎坷。

图片

单独比较IPO市场,港股的退步也是惊人的,和全球另外三大国际金融中心的差距正在拉大。

据Wind统计,2023年全年,成功赴港IPO的企业仅有70家,IPO募资总额为458亿港元,同比大跌56%,降至近二十年的*水平,全球排名滑落至第五。即便算上上市后再融资的金额,也仅有1612亿港元,同比下跌超30%。

这当中,科技、互联网企业的份额较往年略有缩水,备受关注的极兔速递、途虎养车、第四范式三宗IPO募资金额分别为39.19亿、13.15亿和11.23亿,只有极兔能排进前五。要知道,港交所已经释放出诸多利好信号,并持续放宽审核标准,但仍无法挽救投资者和企业的信心。

这三家企业,是科技股在IPO市场的门面,可惜上市后的处境都不容乐观。极兔速递上市首日即破发,第四范式在首日收涨5.22%后行情急转直下,上市首月跌破发行价、市值缩水近50亿……

A股和美股的情况没有港股那么糟糕,但也各有各的难处。A股这边,沪深交易所2023全年IPO募资总额为3417.57亿元,同比下跌超四成,上交所和深交所分别下跌46.04%和29.96%。美股这边得益于SPAC上市公司暴涨稳住局面,但几个重点IPO项目的表现也没有达到预期。

IPO市场在过去一年的糟糕表现,不仅会让等待上市的独角兽心里犯嘀咕,更会挫伤投资者的信心,甚至给整条上市产业链带来深刻影响。香港老牌券商耀才证券的CEO许绎彬就在早前接受媒体采访时爆料,香港去年有超过30家股票经纪行倒闭,甚至部分大行都开始降低联席保荐收费标准,希望抢到优质客户。

不过投行降费只是治标不治本,IPO市场想要解冻,还要靠高质量的项目。好在,2024年刚开始,市场就显得活力十足,为新的一年开了个好头。下面这些独角兽若能顺利扣开交易所的大门,相信必然能让IPO市场焕发勃勃生机。

最高估值超5000亿,明星独角兽扎堆冲刺IPO

根据胡润研究院在去年4月公布的全球独角兽排行榜,中国仍是全球经济活力最强的国家之一,前十名独角兽中有五家是中国企业。上榜的企业总数则达到316家,仅落后于美国排名第二,较疫情前大涨50%。投行统计显示,中国新经济独角兽总估值接近10万亿元,是一股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根据现有信息,今年有望上市的企业大致分成以下几类:已递表待审核、未递表但有官方背书、没有官方声明但传言不断。综合考虑上市可能性、潜在估值等因素,价值研究所从中挑出了以下几个最有代表性、潜在估值最高的企业。

如果说今年的IPO市场必将跑出一个大赢家的话,那么下面这几个名字,最有机会成为那个正确答案。

Top 6:古茗

上市进度:已递表

潜在估值:约400亿元

新年*个交易日便递交招股书的古茗,称得上是新式茶饮行业的一匹黑马。从经营策略、目标人群到营收模式,两者也有诸多重合之处。此次一同向上市发起挑战,谁能抢先一步上岸成功,必将成为新茶饮行业年内最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

从估值和营收水平来看,蜜雪冰城还是明显*古茗一个身位。

招股书显示,截止去年年底,古茗共拥有9001家门店,和蜜雪冰城一样主要集中在下沉市场。其中,二线及以下城市的占比为79%,一线和新一线城市分别只有3%和18%。2021-2022财年,古茗营收分别为43.84亿和55.59亿元,去年前三季度为55.71亿元,最新的净利润为10.02亿,赚钱能力倒是值得肯定。

然而,财务指标看起来尚算健康,资本市场对古茗的估值却变化颇大,这或许和新茶饮行业的内卷加剧、古茗定位不像蜜雪冰城那么独特有一定关系。在2020年连续完成两轮融资后,一级市场对古茗的估值约为50亿元,和头部品牌完全不在一个档次。

好在最近两年,古茗加快了门店扩张速度,并且在14-20元价格带确立了*优势及以果茶为主的产品矩阵。先茶百道、沪上阿姨等品牌找准差异化定位,帮助其大幅提升了估值空间。

根据招股书援引的来自灼识咨询的报告,古茗是国内中端现制茶饮市场份额最高的品牌,在10-20元价格带的占有率达到16.4%。2023年,古茗的GMV同比增长37.2%至192亿元,门店的出杯量也稳定增长。从产品销量来看,果茶这个王牌产品表现抢眼,去年前三季度总出杯量占比达到51%。

比蜜雪冰城好喝一点,比喜茶、奈雪便宜一点,是古茗杀出重围的秘诀。而高出蜜雪冰城一档的中端品牌定位,也让古茗在营销上多了不少操作空间。比如近期和《天官赐福》的IP联动就大受欢迎,相关周边商品和联名饮品销量陆续飘红。

要和蜜雪冰城争夺下沉市场*,古茗是力有不逮。但做个偏安一隅的“中端茶饮老大”,日子还是可以过得很滋润的。

Top 5:蜜雪冰城

上市进度:已递表

潜在估值:约700亿元

作为新式茶饮行业的卷王,蜜雪冰城已经第三次冲击IPO,如今将目光从A股转向港股。或许蜜雪冰城不是潜在估值最高的独角兽,但肯定是上市决心*。

目前*上市成功的新茶饮品牌奈雪的市值约为55亿港元,而蜜雪冰城去年年初被曝光的私募市场估值接近700亿元。根据最新披露的招股书,和*次向A股发起挑战时相比,蜜雪冰城的门店规模进一步壮大,盈利指标也保持在较高水准,在消费行业里算得上是一股清流,这为其赢得了较高的估值空间。

招股书显示,截止去年三季度末,蜜雪冰城在全球共拥有3.6万家门店,同比增长7000+家,稳坐茶饮品牌头把交椅,其中99.8%的门店为加盟店。2021-2022财年,蜜雪冰城的总收入分别录得100.35亿、135.76亿元,去年前三个季度营收为153.93亿,已超过此前两年全年的水平。

众所周知,蜜雪冰城是靠向加盟商出售设备、原材料来赚钱的,门店规模直接决定其营收上限。数据显示,过去三个财年商品销售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一直维持在90%以上,并有逐年上升之势,最新数据为94.3%。所以蜜雪冰城的策略也很清晰,一切计划围绕开店进行,加速壮大门店布局,也要让加盟商持久运营下去。

然而,“雪王”的扩张大计一路高歌猛进,走到今天也难免要遇上一些瓶颈:下沉市场的门店密度已经逼近极限,一、二线城市则受制于人工、租金成本,门店的淘汰率正在升高,也间接拖累了总部的利润。

数据显示,蜜雪冰城仅有4.5%的门店位于一线城市,三线及以下城市占比则高达56.9%。报告期内,其毛利率一路从2021年的31.3%滑落至去年三季度的29.7%。虽然跌幅并不大,对比其他茶饮品牌也还有很大优势,但门店经营效益的下滑对于极度依赖规模的蜜雪冰城来说绝不是好事。

图片

(图片来自蜜雪冰城招股书)

这系列数据或许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账面上趴着37.59亿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25.75亿理财产品余额,负债率低至30%、完全不缺钱的蜜雪冰城这两年要着急上市了:现在是蜜雪冰城财务最健康、增长最迅猛的阶段,现在上市有望拿到最高估值。

挑战A股铩羽而归,转向审核稍宽松一些的港股,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Top 4:广汽埃安

上市进度:传闻中未官宣

潜在估值:约1200亿

沉寂一年后,2024年开年*个月新能源车行业就迎来一个重磅消息:广汽集团旗下新能源车子品牌广汽埃安被爆将赴港上市,拟募资10亿美元,由中金公司和华泰证券负责推进相关事务。

如果按照2022年10月完成A轮融资时的每股认购价换算,埃安估值大约为1032亿元。不过价值研究所在此前的报道《》中分析过,这一年多下来大环境变化很大,以交付量为主要参照指标,对比蔚来、小鹏等交付能力远不如埃安的造车新势力,后者的合理估值有望接近1200亿元。

如果能实现这个估值,埃安将成为仅次于理想的造车新势力二当家。当然了,要兑现潜力并不容易,而且1200亿这个数字距离理想、比亚迪等头部车企仍有很大差距。对埃安来说,承袭广汽集团的生产经验和重金投资的供应链,确保了其量产能力。现在*的挑战,在于提高毛利率,以及改善产品结构。

都说比亚迪是下沉市场*,其实按照车型均价和销量占比来看,埃安的主力车型性价比*不遑多让。凭借这一优势,埃安旗下多款车型备受网约车司机等价格敏感型消费者青睐,更为其赢得了“网约车*”的称号。

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埃安的交付量突破48万辆,同比暴涨77.8%。其中,主力车型AION S继续霸占交付榜榜首。另据投行测算,网约车市场承包了去年上半年埃安接近60%的销量。然而,兴于网约车,埃安如今却不想困于网约车:在2019-2022累计亏掉30多亿之后,埃安亟需提升车型均价以换取更高利润。

优化基础款车型的设计以拉拢年轻消费者,以及发力高端子品牌昊铂,是埃安两个主要改革方向。

昊铂*车型Hyper GT定位为高端智能轿跑,首发售价在21.99-33.99万区间。为了推广这个子品牌,埃安也是下了血本:铺天盖地的宣传自不必说,还专门提供了2年0息、0元月供、15%首付5年分期和三电终身质保等优惠政策。

由于上线时间并不长,昊铂能达到什么高度还不好说。但高端市场早已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冲高端这条路埃安是必须要走的。若能成功上市融资,则能为其提供更充足的弹药,更有希望打赢这场硬仗。

Top 3:菜鸟

上市进度:已官宣未递表

潜在估值:约2000亿元

菜鸟上市,看起来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早早便已官宣、市场估值处于业内*水平、业绩稳中向好。含着金汤匙出世的菜鸟无疑的幸运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助其以最短的时间长成今天这样的参天大树。

如果说还有变数的话,可能就要涉及到阿里的整体战略:和菜鸟同一时间宣布将分拆上市的阿里云、盒马相继被阿里叫停IPO计划,或许会让潜在投资者稍感担忧。

当然,相较于这两个兄弟企业,菜鸟的特点和优势更鲜明,也足以支撑其以独立之姿向二级市场发起挑战:市场份额稳定、早已具备独立造血能力且盈利状况不断改善,不像阿里云那么烧钱,还需要集团加大投入抢规模;当下估值属于历史较高水平,体量比盒马要高出不止一个等级,近期上市也有望实现估值*化。

数据显示,阿里2021-2023财年菜鸟的营收分别为527.33亿、668.67亿和778亿元,2024财年前两个财季的营收则分别录得231.64亿和228.2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3%和25%,在阿里六大子集团中属于较高水平。更可喜的是,Q2经调整EBITA达到9.06亿元,几乎达到2021财年全年的水平,盈利能力不断提升。

图片

(图片由价值研究所摄制)

对未来,菜鸟也有自己的全盘计划。面向国内市场,继续巩固在供应链和物流科技领域的优势,并借助上线半日达等服务的契机,突破物流时效性的新极限及加速自建配送团队。面向国际市场,则和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继续携手合作,打造全球五日达配送网络。

有趣的是,有不少媒体、网友将菜鸟官宣之后迟迟没有进一步行动的行为解读为心有顾虑。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或许这才是菜鸟的底气。对自身实力有充分认知和信心,不用抢一时的机会窗口,可以耐心等待,做好充分准备再一击制胜。

Top 2:荣耀

上市进度:已官宣未递表

潜在估值:约3000亿元

以CEO赵明为首,荣耀一众高层过去一年在不同场合谈及上市计划,为IPO做了充分预热。时至今日仍未正式递表,大概率是基于客观环境和自身战略仍有几点疑虑,尚需等待*上市时机。

一方面,消费电子行业正处于低谷,会某程度上限制荣耀的估值空间。

在2022年上半年首次传出独立上市消息时,资本市场给荣耀的估值一度高达450亿美元,按当时的汇率换算过来将超过3300亿元。但两年下来,消费电子市场仍无起色,智能手机出货量一跌再跌,小米、三星乃至苹果的市值也在震荡下行,明显削弱了资本的信心。

此外,上市地点的选择也是一门学问。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荣耀赴美IPO可能性微乎其微,港股和A股是两个最合理的选择。但A股的审核标准更严格,港股参考小米上市后的股价走势,投资者对消费电子企业的态度也算不上太友好。有鉴于此,荣耀似乎只能静待大环境的好转。

另一方面,荣耀目前的市占率正处于上升阶段,若能保持这个势头有机会争取到更高的估值,不必急于一时。

回溯历史可以发现,在刚脱离华为独立的时候,荣耀市场份额只有可怜的不到3%。2021年和2022年,其出货量分别达到3860万台和5220万台,占有率分别为11.7%和18.1%,排名上升至第五和第二,已经接近华为的*水平。

2023年,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的洗牌仍在继续,荣耀、小米、OPPO、vivo这几个头部厂商的座次不断变化,谁也没有压倒性的优势。乱世之中,荣耀更需要保持耐心。

好在,荣耀早已充分认识到自身处境的复杂性,并积极做好各种前期准备。

去年11月,荣耀宣布启动董事会多元化改革及优化股权结构、引入更多资本,由吴晖担任董事长,万飚任副董事长。今年1月,荣耀CEO赵明再次强调将会提高管理透明度,并为公司下一阶段的战略发展做好准备。

看起来,荣耀上市的决心非常坚定。去年三季度一度凭借19.3%的占有率逆袭登顶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也说明脱离华为的荣耀早已走上正轨,*有底气兑现自己的上市梦。

Top 1:SHEIN(希音)

上市进度:传闻中未官宣

潜在估值:约5000亿元

综合估值潜力、企业影响力和上市可能性等诸多因素,中国头号跨境电商独角兽SHEIN都无愧于2024年最受期待IPO的称号。

SHEIN依然是全球估值最高的几家独角兽之一。在2023年9月发布的《2023全球独角兽企业500强发展报告》中,SHEIN在全球独角兽企业500强中的排名高居第四,同时跻身中国独角兽企业的前三甲。以最新一轮融资后的对价换算,其估值大约在650-700美元之间,按即时汇率换算过来最高能达到5000亿元。

在哀鸿遍野的新经济产业里,SHEIN仍是*玩家。除了四次三番辟谣、坚称没有上市计划的字节跳动和蚂蚁集团,在国内已经找不到第三家比SHEIN更有潜力的独角兽了。

SHEIN并没有承认上市的消息。但空穴来风未必无因,去年底SHEIN秘密赴美递表的消息甚嚣尘上,其财务状况十分健康,且所代表的新一代跨境电商(以及背后的D2C电商模式、数字化按需柔性供应链)前景大好,拼多多、阿里的相关业务也在高速增长。这样看,只要SHEIN愿意,它随时可以上市且获得一个较为理想的估值。

据外媒爆料,SHEIN去年前三个季度的收入远超预期,达到240亿美元,超过2022年全年的水平,预计去年全年收入约为320-330亿美元。而SHEIN的目标,是在2025年将营收提升至585亿美元。

585亿美元是什么概念?这足以超过H&M和ZARA的母公司Inditex年营收之和,乃至将优衣库母公司迅销踩在脚下。除了目标宏大之外,更关键的是SHEIN过去一年在业务上做出了多项调整,试图继续改善经营状况、加固竞争优势,这难免让潜在投资者们浮想联翩。

一边,SHEIN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强化供应链护城河。去年12月,总投资高达35亿元的湾区西部智慧产业园在广东肇庆正式动工,预计建成后每年产值将达到35亿元。另一边,对外收购变得越来越频繁,过去一年先后拿下Missguided、Forever 21等快时尚品牌。除此之外,SHEIN还在探索从快时尚向全品类转型,并推出面向第三方卖家的代运营+自主运营合作形式,形成“自营+平台”双核驱动的新模式。关于其商业模式,罗超Pro在《》一文已进行深刻剖析,可以看原文详细了解。

SHEIN一天不官宣,上市都仅存在于爆料和想象中。但庞大的估值和此起彼伏的传闻,相信会持续挑拨投资者的敏感神经。

TOP0:更多IPO正在路上

资本市场向来是传闻满天飞,任何一家有潜力的独角兽,或多或少都会被IPO传闻包围,无人可以幸免。除了上面这些争抢2024*IPO的种子选手之外,还有更多传闻正在赶来的路上。

比如稳坐全球独角兽榜前三名多年的字节跳动和蚂蚁集团,就不止一次被传IPO,也一次又一次遭到辟谣。走到第十个年头的小红书,在去年下半年屡次被传上市,官方的回应则是简单直接的“暂无上市计划”。这几家估值加起来超过三万亿元的巨无霸,是华尔街一众投行求而不得梦想客户。

还有一些独角兽和荣耀、菜鸟一样,早已透露出登陆二级市场的野心,可惜迟迟没有进一步动作。造车新势力阿维塔在去年8月完成30亿元B轮融资,长安汽车继续追加投资,投后估值涨至近200亿。而早在去年年初的业绩说明会上,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就透露阿维塔将有序推进IPO相关事宜。

当然,也有人和蜜雪冰城一样,辗转多地、数次递表,始终难圆上市梦。比如另一家同样来自重庆的互联网独角兽猪八戒网,就在去年12月聘请中信证券和建银国际一起保驾护航,第三次向港交所发起挑战。

上面这些传闻有多少捕风捉影,哪些是有的放矢,旁人无从得知。但从层出不断的IPO传闻,以及投行、机构的热切态度可以看出,资本界真的很期待IPO市场破冰——毕竟去年的日子实在是太难过了。

IPO前景各异,市场偏爱哪种独角兽?

然而,无论是已递表的蜜雪冰城、古茗,还是正在酝酿的菜鸟、荣耀,上市之路都未必如预期中那么一帆风顺。

2024年,上面这些独角兽谁能兑现潜力,成功IPO并征服日益挑剔且谨慎的投资者?市场能给出多少估值?企业会不会再度调整上市策略?

上述所有问题都存在许多变数。而历史上的教训,已足够引起企业和投资者的警惕。

资本市场是善变的,且一贯如此。每一年甚至每一个季度,风向都有可能发生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上市就像一场猫鼠游戏,资本和企业双方的博弈永远不会停止。新的一年,冲刺IPO的独角兽仍要继续和资本市场斗智斗勇,猜测对方的心意,确保自身利益*化。

站在企业这一方,具体该怎么做,才能赢得资本市场的信任和追捧,实现估值*化?

综合观察过去这些年大获成功的那些IPO案例,价值研究所认为下面几条经验值得思考。

首先是要顺势而行,抓住风口爆发的机会窗口。

蜜雪冰城和古茗应该深谙这个道理。如今正值消费降级大行其道之际,这两个以下沉市场、高性价比爆款单品为王牌,又具备万店规模足以实现规模效益的茶饮品牌,正好踩中消费行业最热的风口。此时上市,能获得的估值空间是*的。

其次,针对那些非周期性的热门赛道,独角兽要用过硬的财务表现和市场份额为自己正名。

荣耀、菜鸟都属于这个行列。消费电子、物流不是什么新兴风口,而是实打实的刚需赛道。以这两家企业的江湖地位,更不用借助风口的热度推高估值,真正能影响其市场价值的是自身财务表现和占有率。所以菜鸟在继续发力半日达、全球五日达,荣耀抓紧进攻高端市场,两者都专注基于业务端的调整。

最后,放平心态,切勿因追求上市打乱自己的长期规划。

雷军曾在2014年说过,小米要先认认真真把企业做好,再考虑IPO的事情,“至少五年内没有IPO的打算”。比起什么时候上市,市场的估值和回报率,他更关注小米的产品能不能让用户满意。

虽然到头来,小米没有遵守雷军的五年之约,于2018年赴港敲钟上市。但雷军对待企业发展,对待产品研发及用户的态度,*值得其他同行学习。

说到底,上市并非检验企业价值的*途径。想成为一家令人尊敬的企业,除了靠傲人的市值、股价,还要看企业是否真的持续在为社会、为产业、为用户创造真正的正向价值。如果有,市值/股价的增长只是水到渠成的结果——英伟达、苹果、微软等科技巨头市值狂飙超2万亿美元且争先恐后,足以证明这一点。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联系电话 010-57193596,谢谢。

热门推荐

最全央企上市医药医疗企业名单(2023最新版)

来源:价值研究所 作者:Hernanderz03/06 13:01

财中网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