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款出行软件,滴滴把保险业务作为其扩张金融版图的发力点。1月2日,滴滴“金融服务”频道在滴滴产品端上线。从滴滴“金融服务”页面可以看到,目前金融服务已经上线的产品包括名为“点滴相互”的重大疾病互助产品、大病筹款产品“点滴求助”,以及健康险、理财、车险等板块。这是自2018年滴滴金融事业部成立以来,首次集中对外呈现产品板块。
金融风口
从流量转化的角度而言,巨头们携流量、数据优势,从已有的平台特点和相应场景切入金融保险领域,有利于借金融实现流量资源变现,拓展新的盈利来源。对此,互联网观察人士莫谦认为“最契合的金融消费场景是围绕汽车进行贷款和保险衍生业务。”根据早前滴滴公布的数据,截至2017年底,滴滴订单总量和用户数分别是74.3亿单和4.5亿,合并Uber中国后,其市场占有率保持在90%以上。可以说,滴滴手里掌握了大量的用户交易数据和司机、车辆信息。2018年上半年,滴滴亏损高达40.4亿元,2017年全年亏损25亿元。这意味着滴滴的盈利压力始终未得到缓解。尤其是随着资本市场进入“寒冬”之后,增加收入成为当务之急,滴滴的做大金融业务显然意义迫切。但滴滴的金融之路并非一帆风顺。2018年4月,滴滴上线“滴水贷”。由于滴滴至今尚未拿到消费金融牌照,在“滴水贷”产品的运营上,滴滴更多地充当了“导流”和“数据支持”的角色,滴水贷也并未面向全部用户开放。有业内人士指出,在“强化消费场景,严控现金贷”的监管导向下,没有一定规模的情况,短期内依靠信贷业务很难形成可观利润。在此之前,滴滴还上线了一款货基类产品“金桔宝”。该产品类似余额宝,对接“华夏现金增利证券投资基金”。但2017 年 9 月证监会发布了《对投资基金流动性的风险管理规定》,要求加强对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的管控。一系列监管政策的出台,互联网货基类产品从此风光不在,曾经的揽获超万亿的余额宝规模大幅下滑,收益率也一路走低。“金桔宝”则于2018年6月4日起暂停开户功能,目前仍处于升级状态。而理财频道的其它产品,则是纯粹的导流性质,对接了众邦银行和南京银行两家机构,其产品收益率甚至不及如今四大行自有app的理财产品。保险起家
在滴滴的金融发展过程中,保险是至关重要起步最早的一块业务。2015年7月,滴滴与中国平安展开合作,后者向滴滴投资20亿美元。同年10月27日,滴滴与平安产险上海分公司合作推出了“滴滴平台司乘意外综合险”,为滴滴司机与乘客提供意外风险的保障。2016年,滴滴获得中国人寿6亿美元投资,双方合作推出一款保险产品,为滴滴打车首批1.6万辆车提供保险。2016年3月,滴滴拿下了一张保险代销牌照。几乎同时期,滴滴通过香港子公司“快富控股有限公司”在上海自贸区设立全资子公司“众富融资租赁(上海)有限公司”,业界有观点认为,这是滴滴正式涉足金融的标志。此后,滴滴通过与持牌金融机构和险企的合作导流的方式,先后与安联保险、安盛天平、中国人寿等多家保险公司推出近20款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虽然是代销模式,但作为对金融业务的拓展路径,逐渐积累了滴滴此后延伸其他金融业务的产品运作能力。2017年,滴滴通过收购的方式拿下了金融业务最为关键的支付牌照,可以说这为滴滴为其进入消费金融和汽车金融领域打下一个基础。如今,滴滴已经取得了支付、网络小贷、融资租赁、商业保理、保险代理等5块金融牌照,涉及消费信贷、融资租赁、理财、保理、保险等业务,初步形成金融生态。2018年2月,随着滴滴金融被划归成为金融服务事业部,滴滴正式地踏入了金融行业。目前滴滴金融事业部业务涵盖融资、保险、保理、支付、理财等服务。除了BATJ之外,在互联网公司中,滴滴的金融业务是布局最为多元的一家。为什么是保险
当信贷和理财的路子一时难以见走通,滴滴也将注意力更多放在保险相关业务。不难发现,滴滴的诸多金融产品中,保险类产品最为瞩目。如今在滴滴金融服务板块,集中呈现了大病互助、筹款救助、健康险、车险、旅行险等产品。新上线的还包括大病“互助”、“救助”类产品。一方面,保险相对信贷和理财门槛更低,而且,滴滴拥有保险代销牌照,在目前保险业务在互联网上尚未普及的当下,保险业务极具培育性。根据《新京报》此前的调查,在互联网平台上,一款百万医疗险销量超过百万份、一款消费型长期医疗险销量能超过500万份。如今,互联网保险市场份额不断扩张。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互联网保险保费收入2223亿元,比2011年增长近69倍。另有机构预测,到2024年相互保险的市场将达到7600亿。2018年10月16日,蚂蚁金服与信美相互合作上线了团体重疾险“相互保”,依靠支付宝的导流和推广,最多时一天曾经有超过百万成员加入。来自支付宝的数据显示,加入相互保的用户超过60%属于“保险小白”,即此前从未购买过商业保险。“相互保”的走红让一众互联网公司意识到了保险业务的价值。就在“相互保”上线一个月后,滴滴开始用短信方式低调向用户推广一款重疾险产品。这款产品名为“点滴医保,100种重疾保障计划”,是一款一年期的消费型重疾险,由众安保险承保,滴滴承担导流角色。2018年12月30日,滴滴在保险板块上线了“点滴相互”与“点滴救助”两款产品。前者与升级后的“相互宝”类似,定位于团体互助计划,无需保险牌照也能运营。根据工商信息资料显示,“点滴相互”由“西安小木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发起者和组织者。而“西安小木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则是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间接全资控股的子孙公司,其正式注册于2018年4月16日。这也意味着,这款产品是由滴滴独立运营,而非其它保险产品的合作导流方式。1月2日,滴滴金融服务平台上线后,“点滴相互”的宣传被置于频道页面顶端位置。对于滴滴来说,保险类业务显然成为其拓展金融业务一个核心板块。“金融服务”频道的上线,也显示出滴滴开始有意将保险及其他金融业务进行统一管理,并逐步发力。流量无疑是滴滴的当前优势所在,但要做大金融服务,业务场景仍需要滴滴在之后进一步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