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债市 » 正文

粤开证券:此次降准有三重考虑,短期利好债市

作者:金融界 来源: 头条号 105212/24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2022年11月23日,国常会提出“适时适度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11月25日,央行决定于2022年12月5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

标签: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

2022年11月23日,国常会提出“适时适度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11月25日,央行决定于2022年12月5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

2、此次降准有三重考虑:一是保持宽信用环境,稳定实体经济。23日国常会强调“四季度经济运行对全年经济十分重要,当前是巩固经济回稳向上基础的关键时间点”。事实上,在外需回落、疫情冲击等多重因素下,四季度经济面临较大压力。二是增加银行长期稳定资金来源,缓解流动性约束,为银行让利实体提供条件。央行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部分法定准备金会释放为超额准备金,这是基础货币的结构调整,其效应是不改变央行资产负债表基础上保持流动性供给充裕,直接增强了银行的资产扩张能力,也为银行让利实体经济提供条件。三是稳定近期波动较大的债市,避免债市与理财波动冲击实体经济。近期债市大幅波动,主要是疫情防控优化、房地产增量政策以及资金面趋紧所致。央行此时降准也有相关考量,一定程度能缓解资金面的影响,起到稳定债券市场预期的作用。

3、选择25BP降准幅度的原因有三:一是符合国常会提出“适度”的要求,7.8%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已经处于历史低位,距离5%的隐性下限较为接近,央行珍惜正常货币政策空间;二是外部通胀具有粘性,美联储加息仍在持续,加上央行在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对明年通胀担忧,出于汇率、通胀等内外因素考虑,央行降准较为谨慎;三是今年4月以来DR007始终低于7天逆回购利率,10月下旬虽然狭义流动性有收紧趋势,但DR007仍低于政策利率,流动性相对合理充裕,央行此刻选择25BP降准更多是对冲未来年末效应可能带来的流动性紧张局面。

4、降准短期利好债市,流动性供给充裕将弱化资金利率向上的趋势;但是对中长期债而言,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多次提示中长期通胀压力,未来利率中枢或将持续上行;降准短期提振股市信心,中长期取决于宏观经济、企业盈利和资本市场改革,与降准无直接关联;降准有利于纾困房地产行业的现金流,避免出现系统性风险,保交楼工作将更加稳步推进,风险的缓释将逐步提振居民购房信心,不同能级城市出现分化。

5、2023年仍将实施稳健偏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当然结构性货币政策仍会继续实施以支持高质量发展。降准或将打开5年期LPR调整空间。

风险提示:政策效果不及预期、房地产市场超预期下行

目录

一、为什么要年内再降准?为何降准幅度幅度偏低?

二、降准对股市、债市和楼市的影响有哪些?

三、下阶段货币政策会走向何方?

正文

一、为什么要年内再降准?为何降准幅度幅度偏低?

2022年11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决定于2022年12月5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8%。

2022年11月23日,国常会提出“适时适度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两天后央行宣布降准。本次降准是央行迅速落实国常会部署,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着力支持实体经济的表现。也说明当前货币政策并未转向,仍以经济增长为重。本次降准为年内第二次降准,与4月降准幅度一致,均为25BP,属于相对克制的总量宽松政策。

我们认为此次降准有以下三重目的:

一是保持宽信用环境,稳定实体经济。事实上,10月来市场上一直存在降准置换MLF的预期,但至今仍未兑现,11月15日,央行采用了PSL+再贷款+MLF缩量续作的方式填补了流动性缺口。其原因在于前期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设备更新再贷款等政策工具托举起经济,宽货币的必要性减弱。

但随着冬季来临,疫情再度反弹,并对经济复苏形成冲击。23日国常会强调“四季度经济运行对全年经济十分重要,当前是巩固经济回稳向上基础的关键时间点”。在外需回落、疫情冲击等多重因素下,四季度经济面临较大压力。需求端,10月消费、出口全面回落,均录得负增长;地产投资持续探底,基建和制造业也呈现高位回落。供给端,工业、服务业生产均呈现同比下滑趋势。就业端,9、10月连续两个月调查失业率持平与5.5%目标值,青年失业率维持高位,稳就业目标迫切。社融端,居民中长贷、企业短贷同比少增,实体需求依然疲软。综上,经济修复基础不牢、宽信用目标仍未实现使得宽货币必要性回升,当前仍需要相对宽松的流动性环境支持实体经济。

二是优化金融机构资金结构,增加金融机构长期稳定资金来源。央行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部分法定准备金变成了超额准备金以便于商业银行动用,这是基础货币的结构调整,其效应是不改变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基础上保持流动性供给充裕,增强了金融机构的资产扩张能力。2022年11月21日,易纲行长在金融街论坛讲话上点明,“近几年我们通过降准来满足货币信贷增长对中长期流动性的需求”“降准使货币乘数提高了”。根据央行数据,本次降准力度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5000亿元,略少于今年4月降准释放的5300亿元,将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每年约56亿元(4月为65亿元)。

三是稳定近期波动较大的债市,避免债市与理财波动冲击实体经济。11月中旬,防疫政策优化、房地产增量政策出台叠加资金面趋紧,多重利空下,债市大幅调整。11月14日10年期国债利率上行达10bps,利率债震荡直接引发理财“赎回潮”,进而触发负反馈机制。成因上看,本次债市宽幅调整部分由于政策引发经济好转预期所致,但关键诱因还是流动性层面趋紧。央行此时降准也有相关考量,一定程度能缓解资金面的影响,起到稳定债券市场预期的作用。

力度上,我们认为选择25BP降准幅度的原因有三:一是符合国常会提出“适度”的要求,7.8%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已经处于历史低位,距离5%的隐性下限较为接近,央行珍惜正常货币政策空间;二是外部通胀具有粘性,美联储加息仍在持续,加上央行在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对明年通胀担忧,出于汇率、通胀等内外因素考虑,央行降准较为谨慎;三是今年4月以来DR007始终低于7天逆回购利率,10月下旬虽然狭义流动性有收紧趋势,但DR007仍低于政策利率,流动性相对合理充裕,央行此刻选择25BP降准更多是对冲未来年末效应可能带来的流动性紧张局面。

二、降准对股市、债市和楼市的影响有哪些?

债市方面,降准利好短债,流动性供给充裕将弱化资金利率向上的趋势。需注意的是,降准放松了资金面约束,但国常会同时部署了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对债市形成利空。例如推动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加快设备更新改造落地等。此外,央行和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房地产政策组合拳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冲降准的利好。整体看,市场上获利了结的动力要大于持续加仓的动力。对中长期债而言,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多次提示中长期通胀压力,未来利率中枢或将持续上行。

股市方面,短期提振信心,中长期取决于宏观经济、企业盈利走势和资本市场改革等。股市资金主要源于是居民和企业部门,央行降准更多作用于银行体系,缺乏直接影响渠道。但短期内,降准意味着更多稳增长政策的落地,加上目前股市处在估值洼地,或能提振市场信心,改善股市预期。长期内股市能否向上,仍然取决于经济复苏是否顺利,能否带动企业盈利周期开启,需密切关注地产、疫情等情况。

房地产方面,纾困房地产行业的现金流,避免出现系统性风险,保交楼工作将更加稳步推进,风险的缓释将逐步提振居民购房信心,有利于走出“房企风险-烂尾-购房信心下降-房地产销售下行-房企收入和现金流下行-房企风险加重”的循环。但是越是下行期,经营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越是决定企业的可持续性,区域之间、房企之间将出现明显的分化。由于低能级城市居民的购买力更低、受到疫情冲击转圜余地小,房地产销售和房价可能还是低迷;高能级城市有可能率先走出下行的恶性循环。

三、下阶段货币政策会走向何方?

往后看,降准或将打开5年期LPR调整空间。9月以来银行进行了存款利率下调,负债成本有所降低,银行息差压力减小,加上降准释放的资金,或有利于进一步下调LPR。与此同时,房地产市场仍存在不确定性。虽然近期稳地产16条,民企融资“第二支箭”等房地产增量政策频出,但仍需关注到目前居民中长期贷款仍持续萎缩,居民观望情绪较重。10月地产销售旺季不旺,30大中城市商品房日均成交面积34.77万平,同比下滑18.1%,降幅较9月的13.5%有所扩大。11月前4周日均成交面积为37.40万平,回升幅度不大。新一轮疫情冲击更是给居民看房造成不便,限制了居民购房意愿。由此,5年期LPR下调的可能大于1年期LPR。

2023年仍将实施稳健偏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当然结构性货币政策仍会继续实施以支持高质量发展。其一,我国明年经济仍有较大下行压力,稳增长将是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其二,从数量和价格上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发力。明年大概率还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基建发力对冲总需求不足,大规模发债必须有足够的流动性支持。其三,内外部形势看,我国通胀的结构性压力仍存在,但与今年相比,全球宏观经济形势从滞胀走向衰退,需求拉动通胀的压力降低;从更长的视角看,美联储加息速度和幅度可能逐步放缓,这对中国实施稳健偏松的货币政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风险提示及法律申明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源自券商研报精选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联系电话 010-57193596,谢谢。

财中网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