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产业 » 新能源 » 正文

「2023,路向何方」圆桌对话:企服降温与新能源火热的背后|WISE2022 新经济之王大会

作者:36氪 来源: 头条号 45412/25

11月29日-30日,36氪WISE2022 新经济之王大会顺利举办。36氪将大会主题定义为“Long China Long Innovation 守望中国 保持创新”,大会将聚焦新能源、SmartEV、新消费、投资人、硬核科技、数字化、X

标签:

11月29日-30日,36氪WISE2022 新经济之王大会顺利举办。36氪将大会主题定义为“Long China Long Innovation 守望中国 保持创新”,大会将聚焦新能源、SmartEV、新消费、投资人、硬核科技、数字化、XR与元宇宙和机器人八大热门赛道,汇集数字化、企服、新能源、新消费、双碳、二级市场、商学院、创变者等10大分会场。重磅推出“WISE 2022新经济之王年度人物”、“WISE 2022新经济之王年度企业” “WISE 2022新经济之王年度焦点产品”三大年度名册。全方位展望新经济领域的趋势动向,探索新经济领域新的增长点。

即将逝去的2022年是颇为特殊的一年。这一年,一些机构基本上是躺平的状态,很少出手,但也有一些机构,尤其是偏早期基金,保持了惯常的节奏。这一年,一度被争抢的企服赛道有明显降温,而最火热的新能源赛道也因为热钱的涌入,卷起了泡沫。针对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源码资本合伙人黄云刚 、险峰长青合伙人赵阳、光速中国合伙人王国栋、 创世伙伴CCV合伙人聂冬辰一起参与了讨论,同时给出了他们对于自己关注方向的一些观察和判断。除此外,针对当下创业者画像的改变,他们还详细陈述了他们所在机构在投后等方面的调整。

峰会现场

以下为圆桌对话内容,经36氪编辑整理:

1. 2022,一个修炼内功的年份

36氪:2022年是挺特殊的一年,一些机构基本上是躺平的状态,很少出手,但也有一些机构说他们投资节奏还可以,尤其是一些早期基金。不知道各位所在的机构今年状态如何,以及今年你们在投资上花费时间最多的部分是什么?

黄云刚:今年关于躺平这个词,大家讨论很多。前阵子也有朋友在交流时说到,为什么大家都相对躺平,你们还比较忙?其实做投资就是不连续的,各个行业都有周期,有大周期,有小周期,所以有一些正常的起伏。

今年有些外部原因,像国际环境、疫情,包括二级市场也有大幅下跌等等,但作为早期这一块,我们觉得不用太担心大环境,因为这么大一个经济体量,还是有很多机会。

我们做了挺多的研究和内部讨论,因为过去习惯只看某个细分领域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忙着做研究,练内功,或者是做团队的成长。过去因为大家都在追着泡沫跑,跑的挺累的,现在反而有一定的时间去思考。从投资的节奏、数量,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因为我们本身也不是撒种子或者是撒胡椒面式的投资,还是相对精挑细选的方式,我们的节奏总体上还是保持平稳的。过去特别热的时候,我们也没有特别激进,特别冷的时候,我们也还是保持思考挖掘的状态。

说到我个人的投资,我觉得一方面是说怎么在团队做好实践,另外是寻找一些跨界的领域和方向。原来可能看那个领域的单一角度挺难发现的机会,比如说我们投了一个持续监测血糖的,又有医疗属性、又有消费属性、又有科技属性,包括里面还有AI的部分。只看某个领域角度时,确实挺难判断,但其实还是存在挺多这样机会,我们也在寻找。

赵阳:我们在过去一年还是蛮忙的,一直是两个主题:一是在新的比如新能源、科技等一些以前不那么熟悉的领域进行研究和布局。比如过去两年,整个在能源和科技板块的投资跟过往相比已经占到了总投资的差不多60%到70%,而且基本上可能主要投资都是发生在过去的2021年到2022年上半年,整个节奏跟2019年、2020年投资的数量和金额总量,并没有看到明显减少。从投资速度来讲,我们始终对新的领域、有持续长期机会的领域,保持积极和活跃的布局。

第二方面,在团队内,也是修炼内功的一个年份。一方面整个投资机会从过去赢者通吃的互联网唯一主题,更多地向产业和更长的链条纵深,这一方面对团队的研究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企业天然跟各地地方政府的合作,变得更密切。除了投资能力外,我们在对外合作、投后服务,包括跟投资者关系,政府合作关系等各方面,在过去1、2年内都做了非常充分的建设,慢慢向一个阵地战的角度转变。

王国栋:今年马上还有一个月就结束了,整体感觉一方面确实出差有时会受一些影响,但另外一方面感觉今年还挺忙碌的。

其实我们今年上半年的投资节奏蛮快的,下半年相对而言减缓了一些,其实每个领域的投资都有一定的时间窗口和周期性,我们一直在思考未来整个中国投资的机会点在哪些新的领域出现,我们在5年前关注绿色科技领域的投资,这两年明显感觉到围绕绿色科技投资的机会点很多,但我们的团队相对比较精简,所以投资标准相对较高,下半年我们内部也在不断地做一些探讨和评估,尤其是围绕一些高估值的,或者过高消耗未来成长空间的一些项目,可能我们会相对谨慎一些。

所以在坚持高标准的情况下,下半年的节奏会略微放缓一些。另一方面,从我们光速的角度而言,也希望能够帮助到更多的被投企业,面对疫情及各方面的挑战,所以在投后花的精力也比较多。今年6月份,我们光速中国的合伙人也和光速美国及全球的合伙人做了一些交流,其中也包括探讨如何能够真正帮助到我们的被投企业,所以投后其实花了很多精力。

聂冬辰:从结构上看,我们基金在今年的投资和过去基本持平,但如果从整个过程来看,可以总结为一短一长。长在于说现在因为整个投资机会会深入到产业,在这个过程里对新产业,无论是背景知识、产业结构包括里面的相关利益方,更多的是要进行研究和思考,包括摸索。短在于当你一旦研究清楚,发现这个产业里真正有价值的投资标的时,出手速度或整个机构决策反应速度更快。相较于过去产业非常热的时候,你的研究时间或者思考时间是不够长的,但当行业冷静下来,你有足够长时间去研究,你的反应速度也会提高。另外,在整个研究、投资过程中,过去基金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我们会看到很多机会诞生在我们现有经验的新常识或者新团队中,这也是我们在整个投后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去跟我们比较成熟或者现有业务不错的机构一起孵化一些新的创新方向,这也是我们在所谓周期下行下,能够保持投资可以获得合理回报的策略。

2.赛道冷与热的背后

36氪:企服是今年降温非常明显的赛道,甚至很多原来投企服的投资人都转去看芯片跟半导体了,想问看企服的黄总和王总,你们怎么看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以及在你们观察中,这个方向是否已经出现一些值得关注的,新动向?

黄云刚:企服尤其是狭义的SaaS降温确实挺明显,可能有一定的周期原因,海外二级市场降的非常多,过程调整很明显。另外过去大家追着投的时候会对标,比如说40倍PS,30倍PS,但现在可能跌到了10倍PS,突然发现估值在重新调整,很多人被估值调整给吓到了,包括创业者也是,所以投资评判也要更严格一点。

其实也是正常的,过去有些是在美国做很大的,尤其美国SaaS特别热、特别好的市场,觉得在国内肯定不小,就做了很多美国的主题。但实际看下来有些并不是,中国特色其实不光是落在企服领域、投资领域也是一样的。还得去看真正需求在什么地方,这个领域能做多大。反而降一些温是好事,过去这些钱投的不是很有效,最后回头看,可能都是个泡沫。

实际像企服这些面向To B的行业,首先周期就很长,因为它涉及到销售、地推、客户成功等。但是比较好的地方是后面越来越稳、越来越好,比如说以20年为周期看一个企服公司,可能前三年在打磨产品,中间三年开始尝试销售,找到自己的PMF,再过三年可能有一定规模的收入,但其实也非常少。往后5到10年,就很可观。

原来我们说投一个公司,恨不得5年就长的非常大,这其实也是过度的预期和过度投入了。本身它就有规律,如果这个产品没做好就开始过度投入销售,或者说产品刚刚做好就过度投入销售,其实它流失会很大,反而不利于这个公司的长期成长。其实有很多要素大家都看得到,但我们一直都比较理性,尤其2020年、2021年非常热的时候,我们的出手还是那么多,所以我觉得现在反而是非常好的状态。

36氪:有没有一些具体的乐观信号?

黄云刚:过去我们这1年多,在开源社区这一块投了好几家公司,因为叠加了Cloud、AI、大数据,这里面机会还是挺多的。

王国栋:确实企业服务在过去两年变化蛮大的,但其实我觉得自从流量红利消失之后,整个中国VC行业从最早一股脑投教育,到投消费、投企业服务、投半导体、新能源,行业板块的轮动还是蛮明显的。但其实不同行业板块的特点是不一样的,我觉得企业服务背后是一个企业数字化、产业数字化的大背景,它不太受行业冷热的影响,它遵循一个产业规律。

虽然资本增多可能会加速它的数字化,但是我觉得它内生的规律其实还是主导了这个领域里投资机会的多少。

美国在企业服务领域投得非常好,中国的企业服务投资的比例相比美国而言相对要少一些,我们有时会探讨中美究竟有怎样的差异,我们投资时核心的逻辑是不是依然存在。

我们看到整个中国的企业服务市场其实还是处于早期阶段,中美之间付费客户的画像也很不一样。坦率地讲,中国真正优秀的企业服务领域的创业者数量偏少,很多的创业者还没有经历一个完整的行业发展周期。

包括一些知名的SaaS跨国企业,他们在中国的高管可能也没有真正经历过0到1或1到100的过程。所以其实所有经验的积累、人才密度的积累都有一个规律,当行业短期内有非常多的热钱进来的时候,自然会压缩未来的一些回报空间。

所以我们一直觉得企业服务领域的创业是日拱一卒,你不能期望跨特别大的步伐,很多投资人希望像投To C一样,1年3倍,2年10倍这样的增长,这是不切合实际的。对中国的企业服务公司如果抱着这样一种预期,大概率是要出问题的。因为它是一个平衡的艺术,一旦销售太快了,可能产品跟不上,之后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所以之前可能投资的主题缩小,导致一股脑都去投企业服务,也包括一些To C的投资人转型去投企业服务,过高预期了这个领域发展的特点。

所以时刻要提醒自己,投资要有一个合理的预期,当预期过高的时候,要及时把它调整回来。

36氪:想问投新能源的赵总,新能源是2022年最火赛道,你怎么看它在2023年状态?因为它是最火的赛道,现在也有一些投机性的钱进来形成一些泡沫,那你会如何去权衡这其中的做与不做?

赵阳:我们相对来讲投资阶段会更早一点,很多公司基本上刚刚成立,甚至团队刚刚组建时就开始投。我们在2020年开始投新能源,出发点并不是新能源本身,而是从工业的上游原材料这个角度来看。这块坦白讲,预测未来1、2年趋势,很难,但长远来看,比如说5到10年,新能源是有很多机会的。

这里有一个鲜明的对比和感知,前两年,我跟很多新能源公司交流时,不太容易碰到小伙伴们。但今年开始,我觉得市场稍微有一点热度的公司,甚至券商都过来做客户访谈或者交流,热度明显起来了。

这里我觉得像大家分享的企业服务类似,确实短期的资金和资本大量的流入,阶段性会给这个市场挤出一些泡沫和资本效率的降低。2023年,我觉得是一个谨慎乐观的状态,我觉得会出现一个比较明显的分化。头部或者说已经建立起一定竞争优势的公司,在后续的融资资金体量,包括速度会继续保持。但是对大量的中段或者说新成立的新能源公司,再融资会遇到非常大挑战,因为毕竟大家还是需要看到真实的产品、订单、收入,才会有接下来的融资。

对我们来讲,只有坚持相对高的标准。跟以往的互联网有差别,但差别不大。还是在大的市场,有突破性的技术和产品,最好是先入者,我们仍然会非常积极的布局。但同时,一些泡沫比较严重,特别是资本密集型方向的,我们会非常谨慎。这里还是要回归产业发展的规律,而且这个产业本身跟以往的软件和互联网还不太相似,需要有比较长周期的产品研究和现场测试,落地到生产,节奏相对来讲并不一定像过往企业那么轻薄、那么快。

聂冬辰:因为我们过去整个团队是从KPCB出来的,其实大家都知道KPCB从2007年就在半导体、新能源整个领域做布局,无论全球还是在国内,所以我们一直有基因和整个15年行业周期上上下下波动的长期跟踪。

我们核心就两点:

一、价值创造。你到底创造了什么样真正的核心价值,这个价值足不足以大到让终端用户和客户深刻感知到你以及会长期依赖你。

二、当你发现价值点后,用什么样方式满足这样的价值点.你看到新能源短缺,那你到底是自己去造一个电厂还是通过虚拟电厂做调节,还是通过各种各样储能设备进入到终端用电环节,进行能源短缺的补充。

这里还有几点:1我们会非常强调终端场景的落地性,投资要投在时间拐点上,如果你处在一个还在找钉子的状态,找不到真正核心场景时,对我们来说属于过早的状态,我们相对会比较谨慎。2 我们一直在技术领域有投资愿景,希望未来某一天当大家从飞机上走下来时,看到的是中国创造的创新技术和创新产品,无论是新能源车、工业制造、数字化产品还是一些终端产品。从这里强调我们会重点去投终端产品和用户能够直接感知到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最后我们强调智能化在整个应用场景里的使用,而不是简单信息化。因为现在节点和过去20年大量传统企业上数字化系统、信息化系统已经不是同一个时代了,所以我们非常强调智能化、强调AI、强调数字孪生在传统产业里的应用。

36氪:我知道你个人还在看数字孪生和AI,你觉得2023年可能有哪些机会值得关注呢?

聂冬辰:数字孪生会是无论国内还是全球都比较重要的话题,跨过过去20年大量行业已经有比较好的数字化系统或者数据基础上,通过一些数据孪生解决方案能够在里面找一些核心场景去提升价值,无论是自动驾驶里对算法的优化,还是在工业场景化、产线的规划设计,包括产品的展示和远程营销、维护检修,都能体现出数字孪生的核心价值,这里面不只是技术,更多的还是产业Know-how的东西。

AI相关的,我们看到过去两三年,无论是基于什么模型,不管是现在大家讲的比较多的生成式AI还是整个多模态、跨场景,包括多轮语义也不是一个技术障碍了,这里面会产生大量来自终端用户也就是UGC+AI的实现场景,这是我们比较期待的未来一个大方向,这里面无论是终端的C端用户,还是B端的都会基于AI释放出大量创造性和实际应用。

3 .新一代创业者画像

36氪:在你们看来,现在所遇到的这些创业者,跟原来投互联网那个时代发生了哪些大的改变?你们所在的机构为了去应对这些改变,在投后上做出了哪些调整?

黄云刚有人说做VC有点像用百米赛跑速度在跑马拉松,感觉总是在不停学、学新行业,学某个技术,学对创业新范式的变化。互联网时,大家讲模式创新多一点,没什么硬技术,更多靠创意,但现在尤其是硬科技投资,包括刚才说双碳新能源,半导体,还是对技术要求非常高,包括生命科学更是,积累是需要非常久的,不是靠一个创意就能解决问题。所以这一块的变化是很明显的,就是需要有行业经验、知识、专业技能等,而且非常深度。

另外刚才说到跨界会比较多,原来可能互联网应用仅仅停留在游戏、社交、虚拟的线上部分,2014年、15年O2O,有一部分是线上线下衔接的,但总体上还是比较浅的。现在工业互联网,包括各个产业的数字化,深度就非常深了

这是一些创业的难度,另外就是起步的难度。原来大家不太强调管理、效率,现在都会更关注一些,包括资本效率,人员效率。原来大家创业可能就是因为商业模式太好了,对效率要求并不那么高,对管理也不是那么高,反过来对投资机构来讲要求也不那么高。但今天就算是给了钱,如果不能帮很多忙,也是比较难的。

今天投后的价值非常大,因为通常有一个技术,要转化、商业化,他可能懂的是技术、产品,但是不懂市场、管理,这个时候投资机构能帮他补足,至少是提升、加速他的学习过程。源码做了很多投入,我们的投后团队人员规模远超投资团队。

赵阳:因为投资方向的变化,整个创业者、企业家本身技术背景,或者说科学家背景的越来越多。本身创业门槛和起步的难度变得更高,这里边对于VC来讲,判断人的要素更加清晰。

同样因为这些创业者本身过往经历的特点,包括产品、市场、公司治理、人才招聘、融资等通用型模块能力,相对来讲或多或少还是会有一些程度的薄弱。

对我们早期投资机构来讲,一直的宗旨是扶上马、送一程,因此我们整个投后中后台人数是远大于投资团队的。过去的12年,我们一直从招聘、市场、融资等各个角度构建各种各样投后的体系。特别值得一提的点,对于很多科技企业家,最难点是构建一个初始班子,这一块我们有一个大概7个人的招聘团队,帮这些企业扎扎实实招人。这个团队过去1年,差不多帮我们所有被投企业招了180个人。

对于现在的科技企业家,相对来讲在早期的帮助是非常实质的。我们应对的方案比起过去,更多的是往前多走半步,在这些企业家刚开始有些创业的想法,或者说有组建公司倾向的节点,就会深度参与进去,包括从一开始的公司组建,专利安排、团队都会深度参与进去,这里面投后服务放大的倍数其实比起以前会有显著提升。

王国栋:相比过往可能模式创新类的项目,现在尤其是技术类创新这种创业为主的时代,我们觉得专业性带来的信息不对称、能力不对称也在增多,以前会经常看到一些小年轻创业,现在看到大学生、毕业生或者小年轻创业的案例会越来越少,相反一些专家性的人才甚至我们所谓的创业老司机,有一些相关经验的,可能是越来越成为一个主流。

从背景上越来越能看到博士、教授甚至一些院士、科学家创业案例越来越多,这可能是我们明显感觉到创业者的画像在发生一些变化。另外一方面确实从我们的机构角度而言,这种专业性的人才很多的时候你很难要求他,在所有的方方面面都兼顾,有可能他在技术上非常的专长,但在商业化、产品上确实有它不擅长的一面,所以怎么去搭建好一个很好的团队,以及从我们机构的角度而言,怎么能在商业化上帮助他有一些指导,这都很关键。包括像技术类的项目到底怎么去验证也非常关键。

相比于模式创新,技术类、toB类的创业项目转方向的难度是极大的,不像以前,同时可以做几个项目,一个项目不行,再花个两三百美金可以转到新的项目,toB的项目尤其是技术类的转型很难,在这些点上我们会给予很多创业者一些指导,我们内部也在不断学习。

另外一方面也会出现一些新挑战,我们自己也在不断消化,比方说有一些院士、科学家他可能是坚持创业的状况,我们在评估企业家创业精神时,以前很难接受兼职这样的状况,但现在怎么很好的进一步去评估这样一位CEO,他可能受制于他过往职业的影响,不得不以一种兼职的身份出现,但怎么更好的评估他的企业家精神以及给予他一些比较好的在团队构建、企业文化方面的建议,也变的非常关键,这也是我们在过去一两年当中遇到的一些情况以及我们在不断学习的地方。

聂冬辰:几位嘉宾都讲了挺多产业、专业的背景,这块我就不多说了,我想从创业者心态来讲,其实我们会发现成熟心态创业者的比例会增加一些,当然这个市场上还是有大量心态不是那么成熟的,这些已经成熟的,一方面他们在过去其实已经经历了几个周期,可能看到了资本有冷有热,行业也有周期性,所以对他来讲,他对估值的期待、投资金额的期待,包括他自己如何去看待自己的项目,团队招聘人员的多和少,等等一系列,他都会从更加成熟的角度去进行调整和进行规划,我们觉得现在真正优秀的创业者要比过去更加成熟。

另外,谈到投后,我们一直有个观点,所有能用钱在市场上买来的投后服务其实都没有那么重要,因为投资人给你投钱就是让你拿这个钱去买这样的服务,我们认为真正对团队非常有价值的就是说战略高度和对未来的观点,特别是在现在这个阶段下,有大量的创业公司他们拥有很好的技术,有很好的研究背景,但他们对产业终局、对竞争的分析、市场发展的规律了解不够,而这些其实是我们认为,作为投资人,特别是早期投资人能给他们带来最大价值的。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联系电话 010-57193596,谢谢。

财中网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