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产业 » 正文

科技园区“进化论”:虚实相生的未来园区格局

作者:经理人杂志 来源: 头条号 105512/25

虚拟产业园能够创造实现跨区域协作的虚拟创新环境,大大提高信息共享与创新合作效率,为企业发展赋能。文 / 本刊编辑部 孙文娟在数字化转型浪潮席卷下,可谓万物皆可“虚拟”,产业园也不例外。无园区实体、无实际界限、网上完成注册、自选办公地点、产业

标签:

虚拟产业园能够创造实现跨区域协作的虚拟创新环境,大大提高信息共享与创新合作效率,为企业发展赋能。

文 / 本刊编辑部 孙文娟

在数字化转型浪潮席卷下,可谓万物皆可“虚拟”,产业园也不例外。无园区实体、无实际界限、网上完成注册、自选办公地点、产业更加集聚⋯⋯在土地资源越来越稀缺、新冠疫情又冲击传统园区的今天,拥有这些独特特征的虚拟产业园打破了地理界限,成为产业园区积极谋求转型突破的一种新型业态。

打破地理界限

世界上最早的虚拟产业园位于美国的布朗斯维尔,此地位于美国与墨西哥的交界地,基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规划设计人员就考虑把此园区建成为一种“虚拟”的生态工业园。不同于传统园区需要在物理空间上集聚,它不严格要求企业在同一地区,而是通过在计算机上建立起成员间的物料或能量关系的数学模型和数据库,来选择适当的企业组成工业生态链,区内外的企业只要能够共享物质与能源,就可以参与园区的运作。

由此可见,虚拟产业园就是企业集中在相邻的地理范围内,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众多技术平台和相关产业联结成虚拟的、动态的伙伴关系,而在管理模式、运行机制、研发机制、市场开拓和战略发展上进行组织运转,形成一个“事实上”的产业园区。与一般的产业园区不同,虚拟园区并不具备园区实体,没有实际界限,园区内的企业也相对分散。

对于城市而言,虚拟产业园的建设能为城市控制土地资源的消耗,减少污染排放,减少交通拥堵,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绿GDP与财政收入,为城市整体降低GDP单位能耗、单位排放提供有力支撑。

对于企业而言,不用固定地点办公,给企业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同时减少中间环节,相关机构通过园区媒介直接对接相关企业,企业的合作成本也大大降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更为高效的线上办公,也将会成为虚拟产业园今后的办公模式。

对于产业发展而言,园区由政府主导建设,资源一步到位,政府优惠政策更容易落实到位,政府服务更具优势。通过虚拟产业园的平台,产业的上下游资源都能更高效地对接和整合,实现产业园资源共享,使得地域更分散而产业更积极聚集。

跃身业态“新宠”

2020年7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等13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 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提出支持数字经济发展15种新业态新模式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而15种新业态其中之一就是打造跨越物理边界的“虚拟”产业园和产业集群。国家部委发文之后,浙江、江苏、福建、四川、辽宁等地纷纷出台相关文件,积极推动虚拟产业园建设,虚拟产业园成为业态“新宠”。

许多人知道虚拟产业园,是在国家部委这次政策出台之后,但事实上,“虚拟园区”概念早在1999年就在我国出现了。1999年9月,深圳市委、市政府提出设立“深圳虚拟大学园”,次年园区成立。但“深圳虚拟大学园”本质上还是一个“市校共建”的实体园区。

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虚拟生态工业园诞生于广东佛山,2001年11月,国家环保总局批准广东建设“南海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此后几年内,包括天津高新区、苏州经开区等也把虚拟园区作为资源一体化利用的有效手段,陆续开始打造虚拟生态工业园。这一阶段大部分的虚拟园区实际上都是以虚实结合的形式存在,一般包括实体园区和虚拟园区两部分。

直到2013年前后,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平台的兴起,国内真正意义上的纯线上虚拟产业园才开始出现。2014年,国内最大的文创在线服务交易平台猪八戒网对外宣布,在重庆打造了中国第一个创意设计(文化创意产业)虚拟产业园。

近几年,浙江、江苏、福建等互联网经济、数字经济发达的地区相继出现不同类型产业集群的虚拟产业园区,如浙江乌镇虚拟产业园、福建泉州网商虚拟产业园、南京建邺互联网商虚拟产业园等。

改变传统格局

作为产业园区领域中的一种新业态,虚拟产业园与传统园区在开发模式、盈利模式、园区招商、运营服务等方面均会有所差异,并且也会对传统园区造成一定的冲击和影响。

跳出传统园区的“重资产”开发模式。传统园区通常遵循“重资产”开发模式,需要经历投资、选址、开发建设、招商运营等一系列流程。而虚拟产业园提倡“网络注册、无界办公”,对空间载体的依赖程度非常小,可以跳过前期的投资、选址、开发建设阶段,直接进入招商运营环节,从而避免传统园区“重资产”开发模式的弊端,大幅减少前期投资、场地建设成本。

“离岸注册”改变园区的盈利结构。虚拟产业园通常都会选择“离岸注册”的方式,即企业只需把公司注册到虚拟产业园中,可以自由地选择办公城市和地点,而不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入驻”,就可以享受当地政府提供的优惠政策。

这种“离岸注册”的方式对于传统园区来说无疑是一项新的挑战。大多数传统园区的盈利结构中,房地产的销售收入和租赁收入通常占比较高,如果未来有更多虚拟产业园出现,更多企业不再需要租用园区的场地时,园区租金收入就会大幅减少,必须加速拓展其他盈利渠道。

推动园区服务产品的升级迭代。传统园区所能提供的优惠政策大多趋同,提供的基础服务往往也较为同质化,而虚拟产业园注重为入驻企业提供更具个性化、针对性更强的“一站式”服务,包括政务服务、专业服务。

虚拟产业园可以实现产业供需调配和精准对接,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能够创造实现跨区域协作的虚拟创新环境,这可以大大提高信息共享与创新合作效率,为企业发展赋能。

促使园区关注企业个性化需求。选择入驻虚拟产业园的企业大多数为初创型的小微企业,它们往往资金规模较小,除了具有工商注册等最基础的政务服务需求之外,同样也希望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获取法律、人力、财务、营销等专业服务。部分企业因为行业特性还会衍生出不少个性化的需求,例如电商企业对客服、营销服务的需求,文创企业对设计、美工服务的需求,等等。

虚拟产业园区的优势在于能够将这些具有相似需求的企业聚集在一个平台上,共同与服务商洽谈,帮助企业获得议价权,节省成本。

虚实融合发展

虚拟产业园区能够促进产业范式从传统的地理空间集中向新型的虚拟平台集聚转变,推动产业发展实现规模、能力和效益上的整体提升。但作为一种新业态,其发展刚起步,仍面临不少挑战,亟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求重点突破:

创新完善治理机制。虚拟园区更依赖线上交流,更依赖于企业自愿参与、自发形成的产业生态。园区运营商可牵头设立各方相互认可的规章制度,建立平等互信的合作机制。同时,也可通过建立激励机制,调动企业主动参与合作研发及科技创新分享,激发企业的积极性与创造力,进而真正实现园区的市场化运作。

拓展盈利渠道的来源。与传统产业园区相比,虚拟产业园在房地产方面的销售和租赁收入很少,目前主要依靠税收返还和政府补贴,但这并非长久之计。虚拟产业园迫切需要以专业化、深层次的企业服务引领自身“造血”,也可以利用不占用物理和空间资源的优势,向企业收取一定的园区管理费或者空间租用费,增加园区收入。

提升运营服务能力。当下的虚拟产业园区仍处于规模化发展的初级阶段,创新链、服务链与产业链之间并未形成有机衔接。站在企业的角度,虚拟产业园还应该在推动产业集聚、上下游联动方面多做工作,同时要多一些有针对性的设计,特别是在增值服务方面要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完善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能力。

在新时代背景下,虚拟产业园下一步要从虚拟为主向虚实融合发展,逐渐形成线下线上园区相互补充、互相促进之势,从要素服务向协同创新升级,从单一主体主导向内外循环驱动转变,完善虚拟产业集群政策法规、加快虚拟产业集群基础建设、推动集群治理模式创新、提升网络化协同创新能力、促进虚拟集群与实体集群互动融合。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联系电话 010-57193596,谢谢。

财中网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