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产业 » 新材料 » 正文

「深化“双招双引”推进高质量发展」陶铝新材料:融入“上海基因”伴随“龙头”起舞

作者: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来源: 头条号 22512/25

来源:中安在线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安徽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为企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对企业而言,关键是要把发展机遇转化为发展优势,善于找准突破口,嫁接高端资源,培育新的增长点,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安徽陶铝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以

标签:

来源:中安在线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安徽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为企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对企业而言,关键是要把发展机遇转化为发展优势,善于找准突破口,嫁接高端资源,培育新的增长点,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安徽陶铝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陶铝新材料”)可谓是借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兴产业的典型代表。

借助沪上技术

上海交通大学王浩伟教授团队30年来坚持不懈从事铝基复合材料理论探索、技术攻关和应用研究,研制出拥有完全自主产权的纳米陶瓷铝合金新材料。这种纳米陶瓷铝合金不仅重量轻,且具有高刚度、高强度、抗疲劳、低膨胀、高阻尼、耐高温等特点,即使外来作用力“泰山压顶”,它也能四两“扛”千斤,应用前景广阔。

淮北市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对接,依托陶铝新材料公司搭建技术实践转化、批量生产的载体和平台。双方还共同成立了上海交大安徽(淮北)陶铝新材料研究院,技术成果也一并由陶铝新材料进行转化和产业化。

目前,陶铝高性能活塞、陶铝3D打印粉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陶铝航空材料有望解决国外产品“卡脖子”问题。“陶铝新材料”连续三年被列入工信部《首批次新材料应用示范指导目录》,入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入库项目,协调国家有色金属标准委申报制定陶铝新材料国家标准,目前已有2项标准被国家标准委立项,在安徽已建成省技术创新中心、省工程研究中心、省产业创新中心省级平台3个,“三重一创”重大新兴产业基地1个。

吸引沪上资本

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具有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需要有雄厚的资金实力。上海均瑶集团是以实业投资为主的现代服务业企业,是中国民营500强企业,旗下有3家A股上市公司,2017年集团营收超过280亿元。

近年来,上海均瑶集团积极拓展科技创新领域,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面对陶铝新材料的广阔市场前景,上海均瑶集团重金投入陶铝新材料,初始投入1.6亿占股41%,2020年又注入资金6.5亿元,股权由41%大幅增至65%,为陶铝新材料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利用沪上人才

没有高水平人才团队,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就无从谈起。陶铝新材料牢固树立创新第一动力、人才第一资源的理念,重视高层次、高水平人才的引进,特别是注重上海交大的高层次人才资源。

上海交通大学特种材料研究所所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王浩伟团队是公司的核心人才团队,也是安徽省首批引进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为进一步利用上海的人才资源,公司在上海设立子公司,以子公司的名义招贤纳士,办理上海地区的医疗保险、社会保障和子女入学,但在淮北柔性工作,为公司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持。目前公司已建成院士工作站、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全职研发人员30余名。

融入沪上市场

陶铝新材料瞄准和借势上海的市场资源,在新材料产业化应用中,寻求重点突破。公司与中国商飞积极配合,推进C919大飞机陶铝地板支撑梁的应用,较进口材料可减重7%—12%;开展大飞机蒙皮的应用,可使抗疲劳性能提高30%;在2021年首架交付的C919大飞机上实现装机,打造出新一代轻强航空材料。与中国宝武集团已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陶铝新材料的应用合作。同时,积极拓展全国市场,与孚能科技、中航锂电等合作研发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托盘已实现量产供货。(实习生 赵孟欣 记者 汪乔)

本文来自【中安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联系电话 010-57193596,谢谢。

热门推荐

揭秘未来丨100大潜力新材料

来源:头条号 作者: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01/26 00:02

财中网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