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产业 » 硬科技 » 正文

国科嘉和王戈:以科技创新助力,中国科技投资迎来全新机遇

作者:投资人说 来源: 头条号 114812/26

当科技成为塑造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改变国家力量的决定性要素,各国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变得空前激烈。第四轮科技革命是一场属于大国之间的较量,科技实力决定国际影响力。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要求下,科技创新也已成为中国实践的战略支撑。中

标签:

 

当科技成为塑造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改变国家力量的决定性要素,各国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变得空前激烈。

 


 

第四轮科技革命是一场属于大国之间的较量,科技实力决定国际影响力。

 


 

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要求下,科技创新也已成为中国实践的战略支撑。

 


 

中国正在迎来创新科技产业腾飞的未来黄金十年,作为科技投资行业的老兵,国科嘉和近日举办2022年度合伙人大会。在会上,国科嘉和董事长、管理合伙人王戈发表了《以科技创新助力“中国式现代化”新发展格局》的主题演讲。

 


 

在演讲中,王戈结合当前中国经济的大环境、2022年前三季度私募股权投资市场趋势,从技术资本的角度展望了未来科技投资的战略机遇

 


 

他提到了几个核心观点:

 


 

1、“二十大”以后,中国迎来新起点、新征程、新转折点,要充分利用新型举国体制、全球最大规模市场、双循环等优势做好科技投资

 


 

2、新时代旋律下,科技类投资、技术类资本登上舞台,未来将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3、私募股权行业不断完善。当下,政府引导基金已成为中国最大的人民币LP和GP群体,而私募股权市场正在赋能技术突破,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4、未来3-5年内,持续看好半导体、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数字化、国防军工、商业航天、新能源、创新药、医疗器械与耗材等主要赛道。

 


 

以下为经「投资人说」编辑整理的王戈演讲分享:

 


 

01

 

科技当头,中国迎来新发展格局


 

第四轮科技革命,是属于大国之间的较量。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预测,全球经济即将在2022年底突破100万亿美元的新里程碑,美国和中国分别以代表全球经济近四分之一及五分之一的超级大国体量领跑世界。

 


 

当下,科技革命的势头已经势不可挡,科研产出与科学进步往往和国家经济经历同步的繁荣和萧条——

 


 

一方面,科技发展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另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在方方面面影响着科技的投入。

 


 

今天的中国已经通过了刘易斯拐点,进入到了经济发展成熟的黄金期,工资水平、消费水平、储蓄和投资水平,都进入了互相追赶式的螺旋增长,要素成本不断增加,从要素投入向创新驱动的跃迁迫在眉睫。

 


 

科技竞争将是未来十年大国竞争的关键所在。

 


 

党的二十大明确要求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将科技强国的目标提前了整整15年,更加凸显了科技创新战略性的地位。

 


 

在当前国际竞争背景下,中国面临的技术封锁态势只会愈发严峻,从外吸取先进科技成果将越发困难。

 


 

只有自主可控、安全可靠、加速科技进步,才能降低进一步“封锁”的必要性,才能确保产业链、工业链自主可控、安全可靠,满足新发展阶段国家安全与发展的统筹需求。

 


 

02

 

2022私募股权市场的四大新趋势


 

截至年内9月末,存续私募基金管理人2.4万家,管理基金数量13.9万只,管理基金规模20.39万亿元

 


 

中国vcpe市场出现了四大趋势:

 


 

1、“弹药总量”并未随着整体行业规模上升,存量项目约占整体基金管理规模一半。

 


 

中国的VC投资热潮自2010年开始,2011年人民币基金首次超越美元基金。

 


 

随后,2015年“双创期”形成又一个发展高峰,2019年科创板设立后走到新高潮,到今天,目前整体行业仍处于触底的过程。

 


 

按照基金7~10年的存续期来看,2010、2015两个高峰时段的存量投资如今陆续进入退出期,2015年后成立基金的存量剩余价值超过5万亿。

 


 

2、国家队下场成为股权投资市场最大参与者。

 


 

2022年上半年,我国共累计设立2,050支政府引导基金,目标规模约12.82万亿元人民币,已认缴规模约6.39万亿元人民币。

 


 

这意味着,政府引导基金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人民币LP和GP群体。

 


 

3、高度依赖IPO退出,退出“堰塞湖”效应凸显。

 


 

每年私募股权基金募集规模接近万亿,但退出路径却过度依赖IPO,而且这并不能覆盖绝大多数中部基金的整体退出需求。

 


 

目前中国VC/PE存量市场规模大约有5-10万亿元亟需退出,出现了退出“堰塞湖”效应。

 


 

借鉴发达国家和成熟市场来看,并购重组会是未来三到五年主要的退出方式。

 


 

4、S基金逐渐成长。

 


 

S基金在中国2020年开始起步,目前类似中国十年前VC和PE的发展阶段。

 


 

尽管各地S基金打得火热,但距离真正成熟落地还有一定距离。

 


 

S基金的发展需要一定的成熟期,社会和市场也需要一定的成熟窗口。

 


 

03

 

未来三年到五年

技术资本如何抓住科技强国战略机遇


 

当下,中国迈向科技强国产业的战略机遇期,科技投资、创业是大势所趋。

 


 

但众所周知,从事硬科技行业的向来是苦行僧,作为一家“技术资本”,国科嘉和希望为科技成果转化建立体系性的工作机制,通过常态化对接大院大所,建立可转化的科技成果库,借助资本的力量进一步推进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数据上看,国科嘉和目前将70%的子弹投在硬科技赛道上,25%-30%的子弹投在生命科学领域。

 


 

未来三年到五年,半导体、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数字化、国防军工、商业航天、能源安全、双碳、新能源、创新药、医疗器械与耗材都将是很好的投资切入点。

 


 

1、半导体:2023年下半年半导体需求将逐渐反弹。

 


 

万亿级的半导体产业是市场焦点,也是从“碳基时代”到“硅基时代”大的底座。

 


 

2021年底到2022年,半导体进入产能过剩的周期。但有趣的事,即便产能过剩,半导体项目的估值依然没有下降。

 


 

按半导体周期推算,国科嘉和预测,2023年下半年半导体需求将逐渐反弹。

 


 

由于全球地缘政治及竞争的影响,中国仍处在“补课期”,潜力巨大。

 


 

2022Q3全球晶圆产能扩张放缓,但受光伏和汽车产业持续发展驱动,中国晶圆产能2021-2025CAGR为24.9%,到2025年占全球晶圆代工产能19%。

 


 

2023年全球半导体营收减少4-5%,但受益于进口替代驱动,中国逻辑/存储/汽车/通讯芯片等将持续保持高速增长。

 


 

另外,预计2025年之前,中国半导体装备企业订单充裕,材料企业和半导体设备零部件企业产品将供不应求。

 


 

任何时代,任何时刻,头部项目总是稀缺资源。

 


 

半导体装备将是未来三年国科嘉和的主要跑道。

 


 

2、人工智能:产业和场景结合是核心。

 


 

随着整个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算力既是国力,也是行业竞争的实力。

 


 

区别于过去片面地探讨算力和运算等问题,未来人工智能将更多侧重于产业和场景的结合。

 


 

今天,脱离产业、行业和应用场景谈人工智能,是不现实且无意义的。

 


 

3、新一代信息技术:信创和网络治理是主题。

 


 

当前全球环境复杂多变,美国多次通过实体清单、加征关税、限制法案等手段限制我国芯片半导体、基础软硬件、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企业的发展。

 


 

当前,我国政府当前高度重视信创行业的发展,政策红利不断释放。

 


 

2022年“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系统,将安全与科技自立自强提升至战略新高度。

 


 

信创产业核心是建立自主可控的信息技术底层架构和标准,在芯片、传感器、基础软件、应用软件等领域实现国产替代。

 


 

另外,从信息安全角度来讲,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

 


 

网络安全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市场空间 不断抬升。

 


 

目前,狭义网络安全市场规模达500亿,泛安全体系已达2500亿。

 


 

4、产业数字化:关注提升效率与效益,关注应用场景落地。

 


 

产业数字化是社会治理现代化改革的抓手,主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改造。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提高我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关键举措。

 


 

现代信息技术对经济发展具有独特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

 


 

产业数字化以“鼎新”带动“革故”,以增量带动存量,通过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5、国防军工:建设世界一流强军目标下的庞大产业机遇,未来3-5年的确定性投资机会。

 


 

众所周知,国防军工难投,一是其涉及的分支庞大,二是军民融合在政策和环境上仍有很多挑战,三是周期长,商业化尚未成熟。

 


 

我们常说,没有真正的老江湖在其中,进场军工就是交学费。但毫无疑问的是,军工产业的机会是具备确定性的。

 


 

6、商业航天:国家顶层设计下的参与机会,核心是整体思维与局部布局。

 


 

“二十大报告”明确建设“航天强国”,商业航天是国家的重点发展产业。

 


 

国科嘉和投资聚焦运载火箭、卫星及航天器、测控数传、地面应用等领域。产业规模庞大,未来二十年为高速增长期。

 


 

7、能源安全:中国进一步走上世界舞台,成为核心支撑之一。

 


 

能源赛道不仅仅是政策层支持、资本市场热捧的赛道,更是关乎国家能源转型,由被动变为主动的重要道路。

 


 

8、双碳:践行绿色发展,构建绿水青,是经济更是政治。

 


 

9、新能源汽车:中国汽车产业“换道超车,集国产化之力迈向智能时代。

 


 

未来三到五年,重点关注无人驾驶与具体场景相结合,如无人矿山、无人卡口、机场、码头、货运、植物园等限制条件下封闭场景的应用落地;以及底层汽车动力芯片、智能驾驶舱等部分。

 


 

10、创新药:抓住人口规模巨大的市场优势,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中国生物医药行业通过过去十余年间跟随型仿制创新药研发生产的积累,已快速拉近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从专利药仿制,到me-too,到me-better,再到具有首创性质的原研创新药,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在发展中不断夯实产业基础,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在发展中不断夯实产业基础,支撑未来原研药的研发。

 


 

11、医疗器械与耗材:集采“挤压”下的创新信号,核心是国产替代。

 


 

医疗器械是基座,虽然未必有如生物医药般的爆发力,但是相对稳定,风险偏低。未来三年将持续看好高端医疗装备、科研试剂、耗材等领域。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联系电话 010-57193596,谢谢。

热门推荐

“硬科技”是什么

来源:头条号 作者:投资人说02/03 22:02

财中网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