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热点 » 正文

经济稳恢复,货币松油门:2022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复苏如何预判?

作者:熊猫贝贝小可爱 来源: 头条号 25812/26

这是熊猫贝贝的第1175篇原创文章:2022年7月8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遇刺身亡,引爆全球互联网,吸引了全世界的热议和关注,也让很多重要的事件和东西被忽视了。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离开了谁都要继续运转,与其看事不关己的热闹,不如多聚焦自身相

标签:

这是熊猫贝贝的第1175篇原创文章:


2022年7月8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遇刺身亡,引爆全球互联网,吸引了全世界的热议和关注,也让很多重要的事件和东西被忽视了。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离开了谁都要继续运转,与其看事不关己的热闹,不如多聚焦自身相关的经济和现实。

这篇文章没有什么铺垫,将关注和视线拉回中国国内经济领域,分析三个当下重要的现实中国经济表现,预判2022年下半年的中国经济复苏情况。

挖掘本质,发现趋势,看准方向,把握机遇。

本文已反复自查合规,不碰红线,语言平和公允,不带价值导向。

内容有依有据,分析理性客观。

硬核内容,错过不再。

以微见著,洞察先机,把握趋势,指导决策。

PS:

文章略长,内容的阅读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并且需要进行思考。内容不求讨好所有读者,写作分享也是一个阅读群体和写作群体互相选择的过程。每个人的认知层次不同,不做强求,这篇文章的内容不是什么大路货,也不是什么看完能够带来轻松愉悦精神满足的爽文,请结合自身需要和认知需求理性看待。头条独家文章,抄袭搬运必究!(如果这篇文章在其它资讯平台被看到,不用怀疑,就是抄袭搬运,厚颜无耻)

选择大于努力,思维决定层次,是任何时代任何环境下的重要规则。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1

一个微妙的经济动向:货币政策,开始悄悄“松油门”了?


松油门和踩刹车,是完全两个不同的动作,意义不同,性质不同,感受更是不一样。

甚至于目的都完全不一样,衡量司机水平的高低,不是看刹车踩的急不急,而是要看油门用的好不好。

这个形容,用在刚刚过去一周中国国内货币流动性管控领域,再合适不过。

先普及一个经济名词,那就是央行逆回购,不用想得太复杂,可以直接理解成一种定向给券商和金融机构低成本放水的货币工具。

逆回购是放水,增加市场流动性,到期不继续逆回购的话,就是收水回笼。相反的,正回购就是从市场上抽水,减少流动性。这俩都是短期的市场调节行为,是央行的正常操作,都是为了金融市场稳定服务的。

对于央行来说,这是一个很重要,高效率的货币工具。通过这个工具的“流量情况”,某种意义上能够很清晰地看到当下国家顶层设计和金融管控,对于货币流动性的态度和思路。

7月第一周,央行连续5个工作的逆回购,都只放水30亿元。

中国目前的广义货币M2是252.7万亿,基础货币是32.5万亿,每天30亿的资金供应量,万分之一的比例,堪称九牛一毛,毫不为过。

“逆回购”是央行放水,或者说“印钞”的一种方式。这种钱是有期限的,一般是7天、14天、21天。最近的逆回购,基本上都是7天有效期。

而进入7月份的逆回购,和6月份账期对照来看,实际上央行在做的事情,是收紧流动性。

6月末的3900亿在本周陆续到期,央行在7月第一周回收了3750亿的资金。

6月的最后一周,央行一共通过逆回购放水了3900亿元。

而之前,央行每天的逆回购常态是100亿元。

放30亿,按照账期收100亿,里外一算,日均回收流动性70亿。

嗯,这就是7月以来股市的真实写照,券商和金融机构手上的资金流动性被央行回收,只有出售股票来维系现金流。

放水收水都正常,央行做事总是有自己的理由和思路的,但是刚刚进入下半年,就有意识开始主动收紧流动性,就显得非常微妙了吧?

收紧流动性,无非只有两种情况,第一是经济环境和市场中的货币总量足够,是流通渠道层面有问题,第二就是经济过热,需要回收流动性来给市场降温。

很明显,中国经济还处于复苏阶段,那么就是第一种情况。

从央行的这个“松油门”的动作来看,叠加上半年央行连续降准、降息,并上缴了至少8000亿的利润,事实上说明了一个很现实的情况:

中国经济环境中的货币总量是足够的,现在的问题不是供应端不足,而是需求端不足。

货币总量很重要,如果停留在金融机构账面上空转的资金数量太多,就会造成存款利率的下行压力,2022年年中起,很多银行中长期存款利率和短期利率出现倒挂,已经提示了风险。

成本和债务一样的,永远只能转移,直到有人成为负债表或者新的债务人,否则永远不会消失。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2

一个特殊的群体开始降薪,说明了什么问题?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身边正在发生着某种变化——

其实,这事已经传了有一段时间,早在2021年底网上就有类似传闻,后续教师也加入了降薪队伍。

2022年,《经济观察报》在报道中提到,杭州部分区县、街道从今年5月就开始下调了薪资,级别越高,降得越多,降幅最高的达到50%。

图片来源:网络

公务员,体制编,事业单位,是名副其实的铁饭碗,当然这样的群体收入也是敏感话题,一般不会大张旗鼓地拿出来说事。

事实上,加上福利,社会地位加持,以及看不见的一些表外表内补贴,除了极少几个经济发达地区和城市,其实“铁饭碗”的收入水平,是高于社会一般收入水平的。

比如泉州这样的经济强市,公务员和经济环境的真实对比,大概就是8000元的铁饭碗,需要对应市场经济环境中14000元的收入。

越是经济相对落后,这个比值差值越大,很多月平均收入只有3000元的城市和地区,公务员和体制编收入5000元,差距一目了然。

这没有什么奇怪的,但是铁饭碗的收入下调,是一个很重要的经济趋势信号,只有两种情况会导致以稳定著称的铁饭碗降薪:

要么是地方税源萎缩;

要么就是当地财政收入遇到问题。

中国人都知道,很多城市是没有产业的,招商引资也有困难,就只能靠卖地维持地方收入。

在我国,真正能做到土地低依赖度的城市,也就北京、上海、深圳这3个一线城市,其他城市或多或少都差点儿意思。

对于很多城市和地区而言,卖地无疑是“来钱”最快的方式。

图片来源:网络

没有产业,经济低迷,收税就不要指望了,体制和事业单位人吃马嚼,成本摆着,依靠转移支付能撑多久?

仅仅从这个特殊的群体薪资下降,开始出现延期发放的情况,很现实地说明了2022年中国房地产经济的真实情况。

2022年下半年,中国房地产经济和楼市是否能够得到恢复,对于中国经济的整体复苏,至关重要。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3

数据和现实体现出来的复苏势头,能够得到延续吗?


2022年6月份的经济数据在7月已经逐渐出炉公布,这篇文章不分析数据,但是借用统计局的一个总结:

6月份,我国疫情防控总体形势向稳趋好,重要民生商品供应充足,居民消费价格运行总体平稳。

等美国的通胀数据出来再做一个对比分析,总的来说,5月触底,6月企稳,中国在各个维度上的复苏表现,进入下半年,非常值得期待。

2022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在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中爬坡过坎,但随疫情冲击趋缓,中国经济已彰显出了快速探底企稳的韧性。

2022年下半年,中国经济能不能起来?我个人的判断,是一定能,而且趋势绝对会超出很多悲观看空群体的预期。

虽然数据表现和现实体感很难做到高度契合,很多经济个体依然还在承受现实经济下行的压力与考验,并没有体会到切实的经济复苏和势头扭转的感觉。

但是实际上,虽然文章前两段分析的信号都是呈现收缩的,但是这就是中国经济和政策的错位和延迟的特色:

钱够了,提前回收流动性,是稳健;

房地产经济低迷,依赖土地财政的城市和地区后遗症表现明显,但是经济数据反弹。

说明了什么问题?要看清楚这个逻辑,需要有一定视野高度,那就是在货币层面已经量级足够的情况下,已经有某一个行业,以及相关的产业链,对房地产经济实现了作用接棒,国家是考虑到预防过热,精心呵护(当然也有敲打警告的意味在里面)这样一个行业经济,所以货币政策开始往稳健方向走。

过去十几年,经济好不好,就看楼市好不好,一点都不夸张。

但是在2022年,如果还是用这套认知去判断经济走势,那就注定南辕北辙,不得要领了。

不卖关子,直击要害:新能源车的产业链,在2022年将成为中国经济复苏进程的风向标。

比亚迪6月乘用车销量数据新鲜出炉,全月汽车共累计销售134036辆,同比增长162.7%,环比增长16.6%。这已经是比亚迪今年以来连续四个月单月销量突破10万台,增速迅猛。与此同时,2022年上半年已经累计销售646399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62%,遥遥领先其他新能源车企。

图片来源:网络

对比有全球市场的德国品牌:2022年1-6月,一汽-大众累计汽车销量886147辆,同比下降17.2%。
有习惯看财经新闻的朋友,基本都知道新能源汽车的各种爆炸数据。

中国产业经济弯道超车,新能源是重中之重。

所以,2022年下半年,对于中国经济复苏的情况,关键指标,就要看新能源车的销量情况。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4

风险与机遇的双重考验:对2022年下半年中国经济积极与乐观的展望


基于以上的综合分析,其实对于2022年下半年中国经济的复苏和增长,是值得用积极与乐观的态度去期待的。

锅里有,碗里不会差,只是这个过程可能不会立竿见影,而是需要一定的传导过程。

看趋势,环境很重要,在不确定性丛生的2022年,全球通胀和国际关系,博弈摩擦的存在,中国需要“发挥体制优势,集中力量,统一调配”。

国强在前,民富在后,而2022年下半年,从国家层面来看,经济恢复,实现稳定,是第一目标,但是增量和分配,不是着急要实现的目标。

这个结论非常重要,就算经济增量上去了,但是在外围没有足够的确定性,很多外在的经济风险和危机没有明确以前,各种威胁和博弈不明朗的情况下,中国必然在分配上,需要保持足够的定力和谨慎的态度。

分析经济,要有主线,这就是2022年下半年中国趋势研判至关重要的一条主线。

基于这条主线,文章最后,谈几点个人的看法和观点:

1、全球经济大环境面临通胀退潮,滞胀冲击的现实风险,基于这样的背景,中国2022年下半年事实上并不具备经济高速发展的空间和现实条件,所以稳健的货币政策以及谨慎的流动性管理会成为必然常态。

2、经济目标和增量不用去质疑,从宏观和大局角度完成和实现完全没有问题,但是对于中观和微观经济环境来说,现实体感并不会有高效率的转变。

3、2021年,中国债务率才66.8%,外汇2.449万亿美元,还是贸易顺差,中央财政健康,地方显性财政也控制在100%以内,银行里光中央银行就能上交1万亿利润,对外也不过是贸易摩擦。


总的来说,GDP5.5%增速目标的实现,要有信心,值得期待,但是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以及必然存在传导过程的国家主导分配,将直接决定2022年下半年经济体感。

国家富裕,财政健康,集中力量,抵御冲击和应对不确定性,优势在我;

地方财政,经济个体,看清主线,下半年要接受有盼头,但是必然相对紧缩和艰苦的缓慢经济爬坡历程。

要是锅里没有,喊破天也没用。

锅里有,不急着分,总是有盼头的,是不是?

以上,就是对2022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复苏,进行的专题思考和分析内容,和各位朋友做一个交流和分享。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最新规定,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关于置业,投资等行为的明确建议,入市风险自担。)

以上正文,来自@熊猫贝贝小可爱

交个敢说真话,会说实话,善于观察的年轻人朋友,可好?

原创写作分享不易,如果觉得文章不错,欢迎转发点赞。关注本人

实力原创,头条独家,如有抄袭搬运侵权行为,必究!

有问题欢迎留言,再不行就私信也行,文明交流,有问必答,谢谢各位。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联系电话 010-57193596,谢谢。

热门推荐

2023年中国经济面临巨大挑战,只有知道如何破局,才能纵横股市

来源:头条号 作者:熊猫贝贝小可爱06/14 21:14

财中网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