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讲了1978-1981改革在农村取得突破,本期介绍当时财政工作情况,进一步理解当时的发展(共5246字,阅读需19分钟)。011978推动城市就业上一期讲了财政政策在农村主要体现在提高农产品价格,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机发展。在城市,财政政策则主要表现为安排劳动就业,增加职工工资,实行奖励制度,提高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十年动乱中,城镇职工平均工资基本没有提高,居住拥挤矛盾非常突出。1979年国家通过各种就业途径,安排城镇待业人员以及国家统一分配的大、中专应届毕业生共903万人,1980年又安排了700万人。而安排更多的人员就业,就需要不断提升城市工作岗位。为此:一是增加发展轻纺工业资金,适当满足人民消费需要。二是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提高投资效益,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中的积累与消费比例关系,这是经济调整的重要任务。在整个“六五”时期,国家预算内的基本建设投资规模每年增长速度,控制在10%至25%之间。国家预算内基本建设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回升到73.8%,其中1981年达到86.6%,超过了“一五”时期平均83.6%的水平。三是集中资金,保证国家重点建设。一方面国家的财政收入有所减少,重点建设缺乏资金;另一方面,地方、企业自有资金增加较多,用来当地看来急需的建设,这样势必难以完全符合全国整体布局,出现盲目、重复性工程。国家重点建设得不到保证,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上不去,国民经济的全局活不了,各个局部的发展必然受到很大限制,能提供的工作岗位就不能得到保证。为此,国家财政主要通过征集能源交通重点建设资金、发行国库券、中央财政向地方财政借款、开展财政纪律大检查,解决当时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增加工作岗位供给,激活经济发展。02改革初期的财经形势(1)国民经济出现生机1977年和1978年,农业以至整个国民经济都有较快的恢复。农业总产值,1977年比1976年增长1.7%,1978年比1977年增长9%。跟1976年对比,1978年粮食产量从5726亿斤增加到6095亿斤;棉花产量从4111万担增加到4334万担;油料作物从8016万担增加到10436万担;生猪存栏从2.8亿头增为3亿头。工业总产值,1977年比1976年增长14.3%,1978年比1977年增长13.5%。从1976年到1978年,主要的工业产品中,钢由2046万吨增加到3178万吨;原煤由4.83亿吨增加到6.18亿吨;原油由8176万吨增加到1.04亿吨;发电量由2031亿度增加到2566亿度;化肥由524万吨增加到869万吨;化纤由14.6万吨增加到28.5万吨。铁路货运量增长31%,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16%,进出口总额增长53.6%,财政收入增长44%。城市职工中有40%的人提高了工资,人民生活有所改善。(2)国民经济迅速恢复,财政收入也开始好转。1977年财政总收入874.46亿元,比1976年增长12.6%;总支出为843.53亿元,比1976年增长4.6%,结余30.93亿元,扭转了过去连年收入完不成计划、支大于收的状况。1978年的财政收入,在上年收入大幅度增长的基础上,又增加了246.66亿元,全年收大于支,略有结余。(3)经1977、1978两年的努力,财政有所好转。但又出现了求成过急的新的失误。国家计委提出,从1978年开始到20世纪末的23年,在经济上要分三个阶段,打几个大战役。第一阶段,在“五五”计划后三年,重点是打好农业和燃料、动力、原材料工业这两仗,为“六五”做准备。第二阶段,在“六五”计划期间,各项生产建设事业都要有一个较大发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到1985年,钢搞到6000万吨,原油搞到2.5亿吨。为了实现生产高指标,提出在工业方面,新建、续建120个大项目,其中主要有30个大电站,8个大型煤炭基地,10个大油气田,10个大钢铁基地,9个大有色金属基地,10个大化纤厂,10个大石油化工厂,十几个大化肥厂以及新建续建6条铁路干线和5个大港口。第三阶段,在2000年以前,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以下简称4个现代化),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粮食总产量要达到13000—15000亿斤,钢产量达到13000—15000万吨,成为世界第一农业高产国家,许多省的工业水平将赶上和超过欧洲某些工业发达国家。按照这样的发展计划,从1978到1985的8年间,需要的基本建设投资,相当于过去28年的总和。这样大的建设规模和增长速度,从资源、财力、技术力量和建设周期来说,都是不可能实现的。在急于求成思想指导下,1978年不断追加基本建设投资,扩大国外引进规模,引进了22个耗能大的项目。加剧了长期存在的积累与消费、农轻重、工业内部等经济的比例失调,加重了财政经济的困难。除了基建投资追加过多,国外技术引进过急之外,对职工奖金的发放范围和标准掌握得不够好,以致奖金发放失控。这些支出,必然对以后年度的财政平衡产生不利影响。(4)经过调查研究,1979年,李先念、陈云根据国民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向中共中央提出了六点建议:一是步子要稳,不要再折腾,必须避免反复、出现大的马鞍形。二是从长期来看,国民经济能做到按比例发展就是最快的速度。三是国民经济是没有综合平衡,比例失调的情况是相当严重的。四是要有两3年的调整,才能把比例失调情况大体上调整过来。五是钢的指标必须可靠。不仅要重数量,更要重质量,照顾到各行各业发展的比例关系。六是外债必须考虑还本付息,考虑国内投资能力,循序进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集中力量办大事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但是权力过分集中,忽视市场作用,出现明显的人为干预性波动。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经济体制,就必须对计划经济进行改革。但改革是复杂的,社会各种利益围绕着计划体制,必然影响到千万人切身利益。改革能否成功,取决社会多数人认可、接受的程度。因此,在改革之初选择社会阻力较小,多数人都能受益,又能带动全社会变革的改革方案作为改革的突破口。以渐进性的增量改革为主,是确保整个改革能够顺利推进的基础条件。财政改革是我国经济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提出对经济体制逐步进行全面改革,并要求以扩大地方、企业的财权为起点,财政体制改革先行一步。031980 财政“分灶吃饭”经过3年改革,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大面积普及,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被极大调动起来;在城市,国有企业的改革试点面越扩越广,在零售商业领域出现了个体经济。与此相伴,中央财政却出现了严重的困难,1979年赤字170余亿元,1980年赤字120余亿元。造成财政危机有3方面原因:一是为了改善工人、农民的生活水平,财政补贴大幅提升。二是各地基建规模不断扩大,渐渐到了预算无法控制的地步。三放权让利改革让中央财政的收入少了一大块。进行财政体制改革已经迫在眉睫。改革开放以前,中国财政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统收统支”,到1960年之后相对分级的“总额分成、一年一定”体制,可支配财力仍主要集中在中央,支出按行政隶属关系划分。地方政府财政缺乏自主权利,处理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配关系,调动地方增收节支积极性,始终是经济体制上的主要问题之一。从1978年开始,国家进行了局部的财政体制改革,有“收支挂钩,总额分成”“增收分成,收支挂钩”“固定比例包干”等,但统收统支仍占主导地位,中央管得太多、地方没有财权,不利于调动地方增收节支积极性的发挥。1980年,江苏、山东等地,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完成财政上缴任务,借鉴农村承包的形式,在部分国营企业、社队企业试行“利润包干”,主要是经济责任制。很快见到成效,各地争相仿效,得到了中央肯定。除北京、天津、上海3大市以外,其他地方实行了各种形式“分灶吃饭”,实际上到1993年前,这些本质在于“包干”。第一种,对广东、福建两省实行“划分收支,定额上交或定额补助”大包干的办法。以1979年财政收支决算为基数,确定一个上交或补助数额,五年不变。收入增加或支出结余全部留归地方使用。广东、福建靠近港澳,华侨多,可用资源丰富,加之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给地方更多的自主权,有利于自主发展。第二种,四川、陕西、浙江15省,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明确中央、地方的收支范围,将上划给中央部门管理企业,收入按固定比例分成,中央80%、地方20%。工商税则作为调剂收入。第三种,内蒙古、新疆等实行民族自治地方财政体制。保留原来对民族自治地区的特殊照顾,一种是对这些地区也采取包干的办法,一种是地方收入增长的部分全部留给地方,体现民族政策的倾斜。第四种,江苏省继续试行固定比例包干办法。根据地方财政支出占收入的比例,确定一个上交、留用的比例,根据国家和地方建设确定比例。“分灶吃饭”打破大锅饭。收入有明确的划分,谁的企业管好了,好处就归谁所有。谁支出冒了,就由谁负责。压实了责任,改变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提升了地方积极性。财力的分配,由“条条”为主改为“块块”为主,分成比例和补助额五年一定。中央不再“条条”下达指标,地方“五年早知道”,便于制定长远规划,有利于因地制宜地发展地方生产建设。事权和财权统一,权利与责任统一。谁的企业,收入就归谁支配;谁的基建、事业,支出就由谁安排。同时加强了地方的经济责任。由于节约归地方,在抓增产增收时,十分注意节约支出,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统收局面被打破,统支却没有完全打破,中央收入下降,支出没有减少,中央财政相当困难,国家重点建设资金缺乏保证,以致不得不向地方借款。因此,1983年在总结前三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又做了一些调整和改进,主要有:(1)经过一段时间探索,中央开始参照江苏省“固定比例包干”,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管理体制,按照隶属关系,明确划分中央、地方财政的收支范围。(2)由于国家预算有赤字,将向地方财政的借款改为调减地方的支出包干基数,或者减少补助数额予以解决。(3)将卷烟、酒的工商税划归中央财政收入,以限制盲目发展。(4)凡是中央投资兴建的大中型企业收入,属中央财政收入;中央与地方共同投资兴建的大中型企业收入,按投资比例分成。(5)从1983年起将县办工业企业的亏损,由二八分担办法(即中央财政负担80%,县财政负担20%)改由各负担一半。“分灶吃饭”对国家财政状况的改善,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在实行“分灶吃饭”后的第二年,即1982年,财政收入比上年增长了6.4%,1983年再增长11.7%,以后增长幅度加大,到1985年达到25.2%,国家财力空前壮大。04投资体制改革启动实行“分灶吃饭”财政包干体制后,包括投资决策权在内的分级管理体制得到初步划分。随着国有企业实行经营承包制、乡镇企业崛起、三资企业出现,政府作为单一投资主体的局面被打破了。1979年国务院决定改革基本建设投资管理体制,对有偿还能力的基本建设项目,逐步由财政拨款改为银行贷款,变无偿拨款为有偿占用,这就加重了单位使用建设资金的责任感。但从实践来看,在整体经济体制改革尚不配套的条件下,拨改贷的优越性得不到充分发挥。有的建设单位名义上实行了拨改贷,但由于责、权、利不落实,实际上是变财政“大锅饭”为银行“大锅饭”。1985年,国家曾规定基本建设投资全部推行贷款,尽管推行面达到了92%左右,但实际效果不理想。那些没有偿还能力的行政、事业单位和一些偿还能力甚微的工业建设项目,纷纷要求豁免,增加了繁琐手续,浪费了各方的精力。经过认真研究总结,国家及时做了纠正,决定从1986年起,固定资产仍然恢复财政拨款和银行贷款并存的双轨制。(1)借债发展在积极外贸走出去,投资体制改革同时,国家开始利用借债进行发展。1981年,荣毅仁向国务院提议,通过向国外发现债券来救活仪征工程,很多人反对。“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借钱,这搞的是哪门子的经济?中信到底想干什么?”但借外债发展的思路,得到了主要领导者的支持,国务院同意中信在日本发行100亿元私募债券。日本30家金融机构认购了这个期限为12年,年利率为8.7%的债券。同时,中信公司大胆地开拓租赁业务。1981年与北京机电公司、日本一家公司共同筹建租赁公司,从日本租赁汽车200辆,尽管这一计划被一些人指责为变相进口,但在不到两年的时间,两家出租公司所租赁来的汽车就赚回了所付资金。自此,租赁业务在中信大张旗帜。1979-1983,借贷方式是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中国实际利用外资146亿美元,其中对外借款119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27亿美元,1991年对外借款仍然占据60%。多种外资进入形式,补充我国资金不足的短板,有助于平衡外汇收支逆差,减轻了商业贷款的利息负担,促进了工业能力开发和技术改造。(2)出海承接外包服务为了赚取外汇,改革开放后,中国公司在国际承包劳务市场开拓进取。1980一1982年,西方国家陷入经济危机,石油输出国家因油价下跌导致外汇下降,两伊战争不断影响地区经济发展,非洲国家遭受严重旱灾,拉美一些国家因债务负担经济发展停滞。世界经济的不景气,使国际承包市场的成交额从1983年起大幅下降,国际承包公司间竞争激烈。1985年开始,中国对外承包劳务公司积极采取措施,努力开拓业务,在经营活动中,注重薄利多销;在经营方式上,注意因地制宜,灵活多样。拓展合作区域,除西亚地区外,积极开拓南亚、东南亚、非洲、拉美、西欧和南太平洋等地区业务。1983—1985年,中国公司同71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1952项承包、劳务合同,总金额37.84亿美元,相当于前4年的3.2倍。预告:下一期,1978-1981年期间,看当时国企发展。
「1978-1981」中国经济第6次波动之改革大潮汹涌—从财政理解发展
作者:鱼汤经济学笔记 来源: 头条号 23112/26
上一期,讲了1978-1981改革在农村取得突破,本期介绍当时财政工作情况,进一步理解当时的发展(共5246字,阅读需19分钟)。011978推动城市就业上一期讲了财政政策在农村主要体现在提高农产品价格,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机发展。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联系电话 010-57193596,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