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产业 » 新能源 » 正文

西部地区新能源发展更具持久经济性

作者:中国建材报 来源: 头条号 56012/27

■韩文科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可再生能源近年来在稳经济、促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据统计,2021年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首次超过了煤电,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突破了10亿千瓦,达到 11.2亿千瓦,占世界可再生能源装机总量的30%以上。风光发

标签:

■韩文科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可再生能源近年来在稳经济、促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据统计,2021年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首次超过了煤电,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突破了10亿千瓦,达到 11.2亿千瓦,占世界可再生能源装机总量的30%以上。风光发电量占发电总量比重首次超过了10%。

可再生能源迎来快速发展期

回顾行业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过去1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保持了年均13%的快速增长态势,比10年前增长了近3倍。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分别连续17年、12年和7年稳居全球首位;生物质发电装机连续4年稳居全球首位。

在装机规模方面,今年以来,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继续稳步扩大。前三季度,我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9036万千瓦,占全国新增发电装机的78.8%。其中,水电新增1590万千瓦、风电新增1924万千瓦、光伏发电新增5260万千瓦、生物质发电新增262万千瓦,分别占全国新增装机的13.9%、16.8%、45.8%和2.3%。

截至9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11.46亿千瓦。其中,水电装机4.06亿千瓦(其中抽水蓄能0.43亿千瓦)、风电装机3.48亿千瓦、光伏发电装机3.58亿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4060万千瓦。可以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继续稳步增长。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1.94万亿千瓦时,可再生能源迎来了快速发展期。

发展可再生能源“效益”进一步外溢

而从经济角度看,近10年来我国陆上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单位千瓦平均造价分别下降30%和75%左右,光伏电池多种技术路线不断刷新电池转换效率世界纪录。

一方面,可再生能源持续地跨越式发展,有力拉动了投资和就业。2021年,我国风电、光伏发电产业领域的就业人数达到 260万人。另一方面,我国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已经达到了5.3亿吨标准煤,折合替代原煤10.5亿吨,同时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约达20.7亿吨、40万吨和 45万吨,成为减污降碳和保障能源安全的坚实力量。

可以说,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发展,为全球能源实现低成本、快速的低碳转型作出了中国式的贡献。

新能源加快向西部地区转移

据了解,南方电网“十三五”西电东送电量超1亿千瓦时,其中清洁能源占比达85%。由此可见,新能源在西部地区具有比其他地区更持久的经济性。

据了解,黄河流域总面积80万平方公里,横跨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等四大地貌单元和我国地势三大台阶,既是传统资源富集区,也是我国能源转型任务最重的区域。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调整区域产业布局,发展新兴产业,推动清洁生产,坚定走绿色、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目前,随着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黄河流域风电、光伏装机容量分别达到1.4亿千瓦、1.2亿千瓦,占全国装机容量的46.7%、43.3%。

据统计,第一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约1亿千瓦,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青海、甘肃、宁夏、陕西、新疆6省(区),目前已全部开工。第二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以库布齐、乌兰布和、腾格里、巴丹吉林沙漠为重点,以其他沙漠和戈壁地区为补充,综合考虑采煤沉陷区,总规模约4.55亿千瓦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将在“十四五”和“十五五”期间陆续建成。

西部地区的新能源电站 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供图

除此之外,近年来黄河上游的青海省着力推动清洁能源开发、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储能多元打造,打造国家级光伏发电和风电基地。截至2021年年底,青海省电力装机达到4286万千瓦,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90.83%,新能源装机占比达61.36%,两项指标均居全国第一。2022年上半年,青海省清洁能源发电量占全省总发电量高达84.8%,其中风光等新能源发电量占比42.3%,新能源日发电量超过水电的天数为96天。

不止能用光伏发展治理采煤沉陷区

随着新能源在西部地区的发展,以光伏为主的新能源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其中,采煤沉陷区治理与光伏结合,为传统能源地区的转型提供了重要途径。

2015年,黄河中游的山西省就开始了以光伏治理采煤沉陷区的相关探索。2016年建设的550万千瓦光伏领跑者基地,其中450万千瓦结合了采煤塌陷区治理。据了解,国内第一批光伏领跑者基地就是在山西省北部的大同市南郊区、新荣区和左云县形成的1687.8平方公里的采煤沉陷区实施的,目前已建成15万千瓦光伏治理采煤沉陷区基地。

另外,采煤沉陷区居民搬迁后土地闲置、生态植被脆弱现状,以农光互补、林光互补等多样光伏发电站开发模式,还可带动矿区生态治理,并通过废旧矿山综合利用缓解光伏电站用地矛盾。

除了有效治理采煤沉陷区,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还可以充分发挥这些地区风能太阳能资源富集、建设条件好的优势。光伏治沙作为近几年最新探索出的成果,光伏组件的铺设,除了能挡风防风外,还能吸收光照、降低土地温度、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增加土壤水分累积,实现沙漠地区太阳能资源高效利用和沙漠变绿洲的双重收益。

(作者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高级顾问、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

本文原载于《中国建材报》12月19日6版

责编:丁涛

校对:和新龙

监审:贺丹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联系电话 010-57193596,谢谢。

热门推荐

新能源2023年不行了?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逻辑进行深度分析

来源:头条号 作者:中国建材报03/20 04:01

财中网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