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商情报网讯:白城市,吉林省下辖地级市,位于吉林省西北部,嫩江平原西部,科尔沁草原东部。白城市拥有比较丰富的石油资源、风力资源以及多种矿产资源,境内有世界A级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莫莫格。白城市辖一区(洮北区)、两县(通榆县、镇赉县)、两市(洮南市、大安市)。
一、白城市产业整体规划布局情况(一)空间发展总体布局:白城市将构建“一主、四辅、多节点”新型城镇空间布局。
一主:强化白城中心城市的引领带动作用,培育白城市域中心-洮南融合发展增长极。
四辅:强化次中心城市的综合承载作用,壮大洮南、大安、镇赉、通榆县域经济实力。
多节点:强化节点城镇的支撑作用,打造一批绿色农牧产品加工、商贸流通、生态旅游特色镇。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白城市下辖洮北区1个区、洮南市、大安市2个县级市、通榆县、镇赉县2个县。各区域主导产业如下图所示:各区域主导产业分布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开发区(园区)布局目前,白城市拥有白城经济开发区、大安经济开发区、查干浩特旅游经济开发区、吉林洮北经济开发区、吉林洮南经济开发区、吉林通榆经济开发区、吉林镇赉经济开发区、白城工业园区共8个省级开发区。省级开发区(园区)主导产业分布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产业体系布局:“十四五”时期,白城市将立足白城资源、产业优势,着力打造以绿色农业为基础,清洁能源为支撑,生态旅游为方向的“绿色、低碳、生态”经济发展板块。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白城市产业发展现状(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初步核算,2021年白城市地区生产总值548.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8.81亿元,同比增长7.1%;第二产业增加值97.82亿元,同比增长9.7%;第三产业增加值302.21亿元,同比增长7.5%。三次产业结构为27.1:17.8:55.1。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
(二)农业2021年,白城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81.15亿元,按可比价比上年增长8.2%。全年粮食种植面积92.56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48万公顷。其中,稻谷20.72万公顷,比上年增加0.38万公顷;玉米种植面积54.31万公顷,比上年增加2.69万公顷;豆类种植面积7.46万公顷,比上年减少1.85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3.96万公顷,比上年减少2.64万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560.04万吨,比上年增产10.0%。其中,玉米产量315.67万吨,增长9.6%;水稻产量174.41万吨,增长9.0%。豆类产量11.35万吨,与去年持平。“十四五”时期,白城市将依托吉林农大和白城农科院科研优势,打造以玉米、水稻、燕麦、绿豆等4个农产品为主的百亿级体量的现代健康食品产业园,加快“杂粮杂豆之都”和“东方燕麦之都”建设,支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电商服务,打造综合性电商基地。白城市农业重点发展方向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工业2021年,白城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2.5%。其中,轻工业增长44.3%,重工业增长18.0%。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下降1.2%,股份制企业增长37.0%,外商及港澳台企业增长3.7%。分门类看,采矿业下降7.6%,制造业增长40.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下降2.5%。“十四五”时期,白城市紧紧围绕“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积极打造“陆上风光三峡”,不断强化新能源保障、氢能产业示范、新能源消纳、新能源装备制造“四大基地”建设,加快形成千亿规模的产业集群。图为位于大安市新平安镇的风力发电机组。白城市工业重点发展方向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四)服务业“十四五”时期,白城市坚持保护生态和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立足“湿地鹤乡·生态白城”主题形象定位,以“一线多点”精品旅游线路为引领,全力打造“湿地生态游、民俗风情游、乡村休闲游、草原风光游、军事体验游、历史印记游”六大系列旅游产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白城市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方向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白城市产业链招商及投资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十四五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