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产业 » 半导体 » 正文

打破国外垄断:除了大客户依赖症,矽电股份还被追问了"组装厂"模式

作者:市值风云客户端 来源: 头条号 104812/28

原标题:20年磨一剑,打破国外垄断,本土唯一,国产之光:除了大客户依赖症,矽电股份还被追问了“组装厂”模式全球第五,国内第一。作者 | 观韬编辑 | 小白良率,是衡量一家半导体制造商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半导体测试设备,作为胎心监测仪,则负责定

标签:

原标题:20年磨一剑,打破国外垄断,本土唯一,国产之光:除了大客户依赖症,矽电股份还被追问了“组装厂”模式


全球第五,国内第一。



作者 | 观韬

编辑 | 小白


良率,是衡量一家半导体制造商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半导体测试设备,作为胎心监测仪,则负责定义孰良孰劣。

测试机、探针台和分选机,是半导体测试行业的三大核心设备,目前均是国外巨头牢牢占据领先优势。

而在探针台领域,大陆的本土企业更是只有一家。

这就是风云君今天故事的主角——矽电半导体设备(深圳)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矽电股份)。

一、全球第五,国内第一

在半导体设计、晶圆生产和半导体封测环节都会用到探针台,但最主要还是晶圆制造环节,成品晶圆进入封装厂前的裸芯片测试工序。

为降低封装成本,先要将晶圆成品上的残次品芯片剔除,即在封装前对晶圆上的裸芯片进行性能测试。

参与测试的裸芯片主要以两种形态存在:整片晶圆,或者晶圆划片后裸晶粒。这就会用到两种探针台,晶圆探针台和晶粒探针台。

两种探针台基本也是矽电股份现阶段全部收入来源。

晶圆探针台主要应用于集成电路、分立器件和传感器测试领域,配合测试机一起使用,对晶圆上的不合格品进行打点标记、记录坐标,形成晶圆Map图,完成晶圆上裸芯片不良品的筛选。

晶粒探针台主要应用于光电器件(LED芯片)测试领域,配合分选机一起使用,从而完成对晶粒的检测及分拣。

从技术难易角度来说,晶圆探针台技术含量更高,因此毛利率也更高。

半导体探针台设备行业集中度高,目前主要由海外厂商主导,行业呈现较高垄断的竞争格局。

东京精密和东京电子两家日本公司占据全球超过七成的市场份额,其次是惠特科技、旺矽科技两家中国台湾企业。

根据SEMI和CSA Research统计,2019年,全球探针台设备排名前5位分别是东京精密、东京电子、旺矽科技、惠特科技和矽电股份,市场份额分别为46%、27%、10%、4%和3%

2019年我国大陆地区,探针台设备排名的前5名分别是东京精密、东京电子、惠特科技、矽电股份和旺矽科技,市场份额分别为34%、24%、14%、13%和2%。

无论是全球,还是大陆地区,矽电股份都是大陆设备厂商中的第一名。

但即便是在这样的排名下,2019年,矽电股份探针台的销售量不过692台,总销售收入不过8,826万,技术含量相对更高的晶圆探针台更是只有3,126万元和226台,竞争差距还是很明显的。

二、晶粒探针台增速亮眼、国产唯一,但也有困扰


从比较优势看,矽电股份在技术难度相对较低的晶粒探针台竞争优势更明显,2019年至今晶粒探针台一直是矽电股份第一大收入来源,各年营收占比均超过6成。

01、晶粒探针台性能指标国际领先


上文提到的全球排名分列第三、第四位的旺矽科技和惠特科技,主要产品就是晶粒探针台,二者曾一度牢牢控制着国内晶粒探针台市场。

(来源:旺矽科技官网)

从技术参数角度看,矽电股份晶粒探针台的性能与旺矽科技和惠特科技无差别,部分指标还优于两家同行。

国内LED芯片行业的主要企业包括三安光电、华灿光电、兆驰股份、聚灿光电、乾照光电和澳洋顺昌6家,这6家企业总产能占比接近90%,均是矽电股份主要客户。

根据矽电股份招股书披露,上述厂商对其产品的采购占其同类采购的比例约为40%至80%,矽电股份是其探针台设备的主要供应商,也是其中唯一的国产探针台设备供应商。

从上述信息来看,矽电股份是凭借自己的产品优势拿下国内LED芯片企业的市场份额的,也因此当下游客户景气度提升、国产替代机会出现时,作为国内唯一的国产探针台设备供应商,矽电股份晶粒探针台业务营收快速增长。

2020年公司晶粒探针台业营收增长94%,2021年营收增长129%,每年基本翻一翻,增速还是很可以的。

02、股权关系深度绑定大客户


而除了产品本身的实力,这里面还有别的故事。

自然人林志强、顾乡在2020年9月以增资形式入股矽电股份,目前分别持有公司2.40%和1.74%股权。

而这两个人的身份都不一般。

林志强的父亲林秀成,是三安光电董事长兼实控人;顾乡的父亲顾伟,是兆驰股份的实控人。

2019年,三安光电是矽电股份第二大客户,2020年至今,一直是公司第一大客户;


2020年和2022年上半年,兆驰股份均是矽电股份第二大客户,而2019年和2021年,兆驰股份均未进入前五大客户。

从数据层面看,矽电股份都对三安光电和兆驰股份产生了很大的业务依赖,尤其是2022年上半年,来自三安光电和兆驰股份的业务占晶粒探针台业务营收比重为98.4%,占总营收的比重也接近80%。

不过从行业特征看,矽电股份对三安光电和兆驰股份的业务依赖有一定的合理性:毕竟LED芯片行业的前6家企业就占据了行业90%的市场份额。

而且在林志强和顾乡入股前,三安光电和兆驰股份就已经分别验收了矽电股份115台和101台探针台设备。

既相对合理的解释是矽电股份用产品打动了客户,也吸引了客户入股,从而形成更稳固的合作关系。

另个一可以解释合理性的,是与大客户之间的毛利率。由于采购量大、议价规模强,销售给三安光电和兆驰股份产品价格都低于其他公司。如果是为了做业绩和利润的话,毛利率应该更高点才合适。

这同时也意味着,即便矽电股份已经做到国内唯一,但对下游的溢价能力依然有限。

不过,矽电股份现阶段对三安光电和兆驰股份,尤其是三安光电存在业务依赖是母庸质疑的,这也可能是其IPO能否成功的最关键风险点。

以2021年为例:

2021年,矽电股份营收3.99亿元,净利润9,724万元;扣除三安光电和兆驰股份业务贡献后,营收2.97亿元,减少34%,净利润7,154万元,减少36%。

三、大陆首家12英寸厂商,晶圆探针台同样翻番增长,任重道远

接下来看技术含量更高的晶圆探针台。

2020年矽电股份晶圆探针台实现营收6,722万元,同比增长115%,2021年实现营收1.37亿元,同比增长103%,每年同样翻番增长。

在晶圆探针台领域,矽电股份的主要竞争对手是东京电子、东京精密,虽然矽电股份是大陆首家实现产业化应用的12英寸晶圆探针台设备厂商,但产品性能跟两家日企比仍有差距。

比如两家日本厂商的的定位精度已达±0.8μm水平,占据了12英寸晶圆探针台市场的主要份额,而矽电股份的精度是1.3μm。

从各年销售的探针台对应的具体晶圆尺寸看,虽然12英寸已经量产,但矽电股份目前销售的晶圆探针台仍主要集中在5-6英寸和8英寸领域,这三种尺寸加起来2021年销量接近800台。

不过矽电股份在12英寸晶圆探针台市场开拓节奏确实很快,2020年首次实现零突破,当年销售1台,2021年全年销售12台,2022年上半年销售11台。

12英寸晶圆探针台平均销售单价也逐年上升,分别为23.89万元/台、86.67万元/台及90.98万元/台,这说明公司产品确是得到了客户认可。2020年销售的唯一1台探针台之所以售价低,主要是半自动化产品,配置规格较低。

目前,矽电股份晶圆探针台下游客户包括士兰微、比亚迪半导体、燕东微、华天科技、光迅科技、歌尔微及晶导微等企业。其12英寸晶圆探针台的客户是燕东微和士兰集科,业内有一定名气,但不算特别知名。

概括来说,矽电股份晶圆探针台与巨头有差距,但并非不可逾越,后续如果能打入中芯国际等国内头部企业供应链,市场会更广阔。

此外,矽电股份研发了分选机、曝光机和AOI检测设备等其他半导体专用设备,但收入占比规模并不高,也不再展开。

矽电股份未披露12英寸晶圆探针台具体产能,风云君推测应该不高,其募投项目之一就是将12英寸晶圆探针台提升至250台/年。

四、不依赖高精设备,不需要复杂人工投入,打破垄断很简单?

而说到募投项目,有意思的事就来了。

根据招股书,矽电股份拟募资5.56亿元,除补充流动资金外,主要用于“探针台研发及产业基地建设项目”,拟投入资金2.61亿元,用于探针台产品的产能新建及扩产。

照理说,这个方向一点毛病都没有,但交易所审核时还是发出了灵魂之问。

原来,2019年至2022年6月底,矽电股份各报告期末账面固定资产分别为360万、425万、362万和417万,也就是说:矽电股份2021年创造出年产4,814台探针台,几乎没有使用什么高精尖的机器设备。

其实这件事,任你有百张嘴,也说不清楚,最后矽电股份只能用同行业上市公司上市前、固定资产规模都比较低、上市时也募资大量资金建设厂房扩大产能来搪塞而过。

这样看来,不管你啥身份,啥地位,情怀有多深,格局有多大,上市盖楼真的是每一个老板的终极梦想。

01、动动手,组装就能成龙头?

调侃归调侃,看到这里,风云君最大的疑惑是,就账面上这点设备,生产环节怎么完成呢?

根据矽电股份的回复:

其生产环节以组装、装配、调试为主,对固定资产的依赖性较弱,且为节约制造费用,生产过程使用的机加类原材料主要自外部供应商处采购,因此无需采购重型机加工设备。

也就是说生产加工环节的主要工作就是组装、装配,看起来并没创造太多的附加值。

这点在公司各年成本上也得到验证,接近90%的成本都是直接外购的材料,既没有耗费复杂的人工,也没有用到昂贵的设备。

那公司是靠什么取得今天的行业地位的,是研发吗?

02、研发投入相对值高,绝对值有限

从数据看,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矽电股份研发投入分别为1,649万元、2,374万元、3,816万元和2,026万元,2019年至2021年的复合增长率达52%。

研发费用是矽电股份历年费用支出最高的项目。

但从绝对值的角度来看,仅仅几千万的研发费用并不足以使公司形成目前的龙头地位。这应该也是矽电股份未申报科创板,而是申报创业板的主要原因。

那是人才吗?

03、人才+时间,专注的魅力

矽电股份的实控人共有5位,何沁修、王胜利、杨波、辜国文和胡泓。

他们共同签订了一致行动协议,并约定决策时尊重多数人意见,自2005年开始,5人在公司的持股比例就始终相同。

5人均是理工科背景名校毕业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王胜利。

王胜利是矽电股份的核心技术带头人,拥有30年的探针测试技术研发经验,署名的专利有68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截止2022年6月底,矽电股份获得的境内专利163项,其中发明专利18项,王胜利在公司的地位可见一斑。

因此,矽电股份对王胜利的评价也非常高,称其是公司技术领域奠基人。

除此之外,风云君觉得另一个更主要的因素是时间。

自2003年成立至今,矽电股份只做一件事,探针测试技术,日积月累,从一个客户到一个客户,不断进步,最终取得如今的行业地位。

当中美贸易冲突导致的国产替代浪潮出现时,矽电股份的机会就来了。

此外,从公开数据看,半导体设备行业的成本构成中,人工成本占比低,具有一定行业通性。

总体看来,国产探针台设备与国际顶尖巨头存在客观差距,但并非无法追赶,也不存在命门,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的矽电股份当然应该记头功。

当然矽电股份也面临自身的问题,最突出的莫过于大客户依赖。但从侧面也说明国产替代的机会,而面临美国咄咄逼人的技术封锁,唯有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我们才有可能胜出。

一如刚刚逝去的伟人所说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靠我们自己,只是一代又一代引进新的生产能力是赶不上世界先进水平的。”

免责声明:本报告(文章)是基于上市公司的公众公司属性、以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为核心依据的独立第三方研究;市值风云力求报告(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报告(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值风云不对因使用本报告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以上内容为市值风云APP原创

未获授权 转载必究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联系电话 010-57193596,谢谢。

热门推荐

半导体行业深度:先进封装引领后摩尔时代,国产供应链新机遇

来源:头条号 作者:市值风云客户端04/13 10:18

财中网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