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以专利作为评价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主要显示:1、金融科技领域专利申请量快速增长:近5年,在全球超过50个国家和地区共申请了19万件金融科技领域相关专利,专利申请量快速增长。其中,中国申请量排名第一,其次为美国和日本,专利申请量分别约10.69万件、3.71万件和0.78万件。2、中国金融科技技术创新非常活跃:全球金融科技领域专利申请量排名前十的企业中,7家企业来自中国,3家企业来自美国。依次为:平安集团、蚂蚁集团、中国银行、腾讯科技、资本一号、阿里巴巴、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万事达卡和VISA。进一步对申请量排名前十的企业进行专利综合指数分析显示:平安集团与蚂蚁集团位列第一梯队,资本一号与VISA位列第二梯队,中国银行、腾讯科技、工商银行、万事达卡、阿里巴巴和建设银行位列第三梯队。专利综合指数从专利基础、技术质量和宽度、专利质量与布局、当前及未来影响力、自研能力5大维度综合评估企业的综合创新实力。3、平安集团细分赛道领域优势明显:通过细分赛道分析发现,平安集团在智能坐席、智能理赔和风控技术三细分赛道优势明显。
近5年全球新增19万件金融科技专利 中国排名第一金融科技在全球范围内兴起,包括金融机构、互联网科技企业、传统金融IT服务商等在内的各类机构,围绕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运用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在金融科技领域进行专利布局。过去5年(2018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全球超过50个国家和地区共申请了19万件金融科技领域相关专利。其中专利申请数量最多的3个国家分别是中国、美国和日本,专利申请数量分别约10.69万件、3.71万件和0.78万件(见图1)。中国是金融科技的主要技术来源国,中国的金融科技技术创新非常活跃。
中国头部企业综合实力突出 平安集团、蚂蚁集团位列第一梯队根据智慧芽专利数据统计,在过去5年金融科技领域全球专利申请数量最多的10家企业(Top10)依次是平安集团(7472件)、蚂蚁集团(6616件)、中国银行(2764件)、腾讯科技(2646件)、资本一号(2513件)、阿里巴巴(2303件)、工商银行(2169件)、建设银行(1810件)、万事达卡(1785件)、VISA(1373件)。其中,7家企业来自中国,3家企业来自美国。根据上述Top10企业的专利综合指数计算结果,在专利基础方面,平安集团、蚂蚁集团、阿里巴巴排名前三;在技术质量和宽度方面,蚂蚁集团、资本一号和VISA排名前三;在专利质量与布局方面,蚂蚁集团、资本一号和腾讯科技排名前三;在当前及未来影响力方面,VISA、工商银行和平安集团排名前三;在自研能力方面,资本一号、平安集团和万事达卡排名前三。综合而言,可将Top10企业分为3个梯队(见图2)。第一梯队:平安集团与蚂蚁集团,综合评分在70分以上,其中平安集团以74.28分位列第一,蚂蚁集团以70.19分位列第二。第二梯队:资本一号与VISA,综合评分在50-70分之间。第三梯队:中国银行、腾讯科技、工商银行、万事达卡、阿里巴巴、建设银行,综合评分在50分以下。作为该领域的领军企业,平安集团、蚂蚁集团在金融科技领域综合实力突出。
平安集团在智能坐席、智能理赔和风控技术等细分赛道专利优势明显随着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在金融科技领域中不断深化应用,在金融科技领域将不断涌现新业态与新机会。聚焦金融科技通用技术和落地的应用场景,报告分别从智能坐席、智能理赔和风控技术三大细分赛道,结合金融行业技术创新和应用场景,探讨专利成果的应用如何在金融行业创造价值。在智能坐席赛道,平安集团、腾讯科技、工商银行分别占据前3名的位置。平安集团在智能坐席的申请量上占优绝对的优势,远超第二名(见图3)。平安集团的AI客服坐席模式应用于平安产险和寿险,2022年机器对人工替代率已达90%。2022年前三季度,平安AI坐席服务量超19.6亿次,在客服总量中占比达82%;AI坐席驱动产品销售规模约2,747亿元,同比增长46%。
回望金融科技领域近年来的发展历程,从推动银行信息化建设到驱动金融业数字化转型,从实现银行业务自动化到构建智能化金融服务,从科技支撑业务发展到创新赋能全新发展模式。金融科技作为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手段,在显著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同时,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覆盖面和可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