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在基金的投资中,有一个特别热门的词语叫做私募基金。关于私募基金,市场有很多种说法。有的人觉得,私募基金是专门给那些有钱人玩的,所以它肯定比公募要更加高端大气上档次。还有一些人就觉得,一想到私募,就会老是联想到清盘、跑路,好像感觉私募不是特别靠谱,和金融诈骗是息息相关的。今天,就来讲讲私募基金到底是什么,和公募基金又有什么区别。
私募对比公募基金的区别首先,我们来弄清到底什么叫私募和公募?私募和公募是金融市场上最常见的两个词语。什么是公募基金:公募基金受相关单位监管,向不特定人士也就是大众募集的基金,一般大家认知中的共同基金其实就等同于公募基金。公募基金可在符合一定规范的情况下公开向大众广告宣传。什么是私募基金:私募基金是指通过非公开的方式向特定的少数投资人去募集资金的基金,又叫向特定对象募集的基金。私募基金不管是购买还是赎回均有基金管理人通过私下沟通与投资人达成协商完成的。接下来说下私募基金与一般的公募有着以下几点区别:1、募集方式不同。募集资金是不是公开是两者最主要的区别,私募基金是非公开方式募集基金,公募基金是公开的方式去募集资金。2、募集对象不同。募集资金针对的对象两者也有差别,私募基金对象一般为特定的少数人群,公募基金的募集对象是广大公众。3、信息披露要求不同。相对于私募基金,公募基金的信息披露要求更为严格。4、灵活方面公募基金对同种股票有着10%的投资比例限制,然而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不受限制或者限制较少,一旦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发现了一个价值被低估的股票,他们可以尽可能多的去买这只股票;私募基金可以做公募基金不能操作的金融衍生品和一些跨市场的套利。另外,私募基金规模一般小于公募基金,有利于资金进出和调整。5、激励机制公募基金费用有管理费、申购费和赎回费(托管费归银行)。而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利润来源主要是业绩收益的分配,而不是管理费,给客户创造盈利越多,他们的收入越多,这也促使了基金管理者会想方设法地提高基金的收益率。6、收益参照私募做的是绝对收益,而公募基金还要考虑每季度、半年以及年终的排名,对基金经理会产生很大的压力。私募基金的业绩参照标准是每年的绝对收益,而公募基金的参照标准是大盘指数。私募基金相对来讲更容易实现长期稳定的业绩增长。7、发行方式公募基金公开发行,私募基金在私下里对特定对象募集。公募基金定期信息披露,比私募基金更加透明。公募基金集合理财的方式,面向普通大众,私募基金门槛较高,风险也高于公募基金。
私募对比公募基金的特征募集来的资金要去投资什么,我们还可以把私募基金分成两类:一类是投资一级市场的“私募股权基金”。另外一种就是投资二级市场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在我们国家,就叫“阳光私募”,也就是你平时听到的私募基金。在美国,它就叫做“对冲基金”。你可能会大吃一惊,平时听上去那么高大上的对冲基金,其实就是我们生活中经常听到的私募基金。是的,其实它只不过是换了一个马甲而已。私募和公募一样,其实都是投资于股票、债券这些金融产品。但是,和公募相比,私募有两大特征。一个叫“少监管”,另一个叫“高激励”。私募基金特征之一:少监管公募基金面对的是所有的社会大众,管理着千万普通老百姓的钱,所以它一定要严监管,要鼓励透明化,追求安全性。你想,万一这些基金经理不作为,或者是乱作为,导致老百姓的钱血本无归,可能社会就会不稳定了。私募行业不一样,私募行业面对的是少部分高净值人群,一般来说,私募的门槛在100万,甚至更高。这些人一般被认为有更高的风险承受能力,所以他们即使亏损也不会造成社会动荡。而监管是需要成本的,所以,对于私募基金,监管要比公募松得多,少了很多的限制条款。比如说,金融圈内有一个小有名气的私募基金经理,他看好茅台,就曾经在自己管理的基金中,连续两年只持有茅台这一支股票,你可能知道贵州茅台这几年的业绩一直很好,所以这个基金的业绩也很好,两年下来,差不多有200%多的收益率。但是这种行为,要是在公募基金,就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在公募基金里,单支股票不能够超过基金资金总额的10%,为什么呢?因为它就是为了防止这种基金经理过于相信自己的判断,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万一篮子翻了呢?鸡蛋就全部都碎了。在公募基金里,还有很多限制条款,比如说公募基金的总资产,不能够超过基金净资产的140%,而且也不允许用自己管理的这些资产,去进行质押融资。到了2017年底的时候,金融监管还进一步地趋严,把这种分级基金都给停发了。这些措施都是干什么呢?都是为了防止公募基金过度地加杠杆,把老百姓的钱暴露在过度的风险里面。同时,公募基金还被要求每个季度都要公布业绩、持仓数量这些重要信息,而私募基金,这些约束条件几乎完全都不存在。所以你看,私募基金面临的是一个少监管的环境。这么一个少监管的环境意味着什么呢?对于私募基金而言,它们就好像去掉了监管的镣铐在跳舞,所以它们发挥的余地就更大。但同时,它们也就可能产生更多的风险事件,这就是我们在金融学里面学到的风险和收益就像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它们总是同时存在的。私募基金特征之二:高激励现在你知道了,和公募基金相比,私募面临着更少的监管,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是,去掉了这种监管的枷锁以后,是不是基金经理真的能替投资者创造更多的价值呢?换句话说,作为私募的投资者,怎么保证这些基金经理能够好好地打理你的资产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私募的第二个重要特征:高激励。通常情况下,公募基金经理的收入大部分来自于固定的管理费,一般是基金规模的2%;而私募基金经理的大部分收入来自于业绩提成,通常是基金超额回报的20%。这两者的差异有多大呢?可能远远地超过你的想象。金融市场上曾经兴起过一阵风,就是公募基金里面做得最好的那些明星基金经理纷纷地“奔私”,也就是从公募跳槽到私募基金里面。曾经有一个公募“奔私”的基金人士说:“过去在公募基金里,我一年能够拿一两百万,还算是不错。但是自从“奔私”以后,半年多的工夫,就赚了五千多万,实现财务自由是没有问题了。”这个人还说, “以前在公募,即使产品赚100%,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但现在在私募,赚到的就是赚到的,即使是70%的回报率,在行业里该提取的业绩报酬都是实在的。”这么一比较,你就明白了,公募基金经理的收入来自于基金规模,和业绩的关系不是特别的大。所以,公募基金经理普遍有一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只要比别的公募做得好,排名在前头,然后把公募基金规模做大就可以了。相比之下,私募基金经理的收入就真的是考验个人能力,如果客户不赚钱的话,基金公司是没有收入的,那基金经理的收入自然也就会变得很低。这种激励机制和收入水平的不同是公募和私募的另外一个重要区别。所以那些个人能力特别突出的明星基金经理,常常会选择“奔私”,就是跑到私募基金里面去。
私募基金一定比公募基金收益率高吗私募基金管理者在没有了许多限制与束缚后可以更灵活的调度资金,然而这却是一把双刃剑,要是基金管理者水平足够高的确能创造更高的收益,但高收益的投资品类风险也会非常高,要是没操作好,可能也会创造比公募基金更大的亏损风险。比如一支公募基金为了分散风险,持仓的单只股票市值一般不会超过总资产的10%,但公募基金则没有这个限制,要是管理者对某只股票有足够的信心,笃定它未来股价会大幅上涨,完全可以重仓这支股票,创造更大的收益率,但要是看走了眼或者碰上黑天鹅,重仓的股票暴跌,那么基金的亏损也会放大。有统计显示,众多私募基金的平均收益率是不如公募基金的,有少数私募基金创造了十分夸张的收益率,另外人感到眼红,但更多的私募基金的收益率却十分平凡,甚至因为管理者的水平太差而导致了投资者的巨大亏损。高收益往往与高风险相伴随,站在私募基金管理者的角度看,即便遇到风险,亏的是投资人的钱,要是投资成功取得了高收益,那么自己拿到的提成也就越多,所以许多管理者会采用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策略,一旦市场行情不好,那么亏损是极为严重的,由于监管比较松,导致这个行业水平参差不齐,好的私募基金有,滥竽充数的私募基金更是一大片,所以投资者们在投资私募基金前一定要谨慎,一定要了解清楚,这只公募基金会通过哪些手段取得高额收益,可能会遇到哪些风险,仔细阅读合同条款,不盲目相信亲朋好友推荐,并且自己是否为最坏的情况做好了打算,2019年有五百家私募基金出现了疑似失联跑路的情况,因此私募基金的风险还是相当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