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指出,有力统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加强中关村示范区“一区多园”统筹协同发展,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
科技园区是提供空间资源和公共服务、聚集创新主体、加速产业化的有效载体,是聚合科技、人才、创新的综合平台。2022年,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和各分园联动打造标杆性科技园区,支持中关村软件园、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等一批高品质科技园区项目。从今天开始,我们走进中关村科技园区,探寻现代化园区创新发展之路。今天推出第一篇《中关村软件园: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自主创新高地》。
中关村软件园成立于2000年,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占地面积2.6平方公里,总建筑规模310万平方米,是中关村示范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专业化园区。园区始终站在行业创新发展前沿,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量子信息等方面率先形成全国领先的特色产业集群,拥有高度的产业话语权和技术主导权,是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和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2020年9月起承担北京“两区”建设中国际信息产业与数字贸易港、数字贸易试验区等重点任务。
园区集聚了联想、百度、腾讯、新浪、亚信、科大讯飞等700多家国内外知名IT企业总部和全球研发中心,上市企业70家,收入过亿企业87家,中国软件百强企业16家。截至2021年底,实现总产值4295.4亿元,每平方公里产值1652.1亿元,已成长为国内软件信息行业智力更密集、创新更活跃、产业更集中、单位经济产出更高的科技园区之一。
汇聚创新源头 让科技原创力加速迸发
中关村软件园自主创新活跃,先后落地了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拥有20余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涌现出了“知识增强的跨模态语义理解关键技术及应用”、“长寿命超导量子比特芯片”、“相位量子态与时间戳量子态混合编码量子通信系统”等颠覆性技术成果,成长出了数字绿土、中科汇联、天云融创等90余家专精特新企业。2021年园区企业研发占比达11.9%,获得科技进步奖46项,知识产权数量达8.7万件,22家企业累计参与76个国内标准制定。
围绕科技创新源头,中关村软件园一方面通过金种子培训、对接专精特新企业、开展创新大赛等方式,加强社会创新项目的资源积累储备;另一方面汇聚高校、科研院所重大科技成果资源,不断强化与清华、北大、中科院等多家高校院所的深度合作,聚焦原始创新,独创“高校师徒创业+校企协同研发+成果转化对接”的产学研协同新模式,打通创新项目资源的汇聚通道。积极推动科研成果资源积累和转化,构建以产学研深度融合为特色的项目培育体系,并充分发挥高端人才的引领作用,带动创新项目或重大项目的转化与落地。
园区依托“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北京高校大学生创业园等双创平台,汇聚前沿科技成果、优秀创新创业项目和优秀人才,形成了成果池、项目池、人才池、资源池。同时,通过重点孵化、创业培训、创业项目对接等活动,持续挖掘产学研成果资源,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引导更多优质创业项目在京落地。目前已筛选出优质项目5000余项,支持西人马科技、星网测通、圣威特、赋乐科技等硬科技项目在北京落地。
园区关注硬科技创新,构建“孵化加速+投资驱动+场景开放”的创新孵化体系,探索出“赛、会、营、孵、投”联动的特色孵化模式,赋能企业全生命周期成长。目前,园区正在加快培育“耐心资本”,构建多元投资体系,探索基金投资和认股权试点,激发早期投资活力。产业投资已覆盖种子期、天使期、成长期及Pre-IPO阶段,累计签署逾百份认股权,与百余家创新创业企业建立了认股权纽带。
通过做长创新链、做强服务链、延长价值链、打通资本链,中关村软件园先后培育出文思海辉、网易有道、万集科技等27家从苗圃到上市的企业,诞生了小桔科技、跟谁学、理房通支付等多家独角兽企业,以及中科讯飞、启明星辰、国盾量子、嘉楠捷思等一批核心技术企业。
构建跨边界服务网络 与创新企业共同成长
中关村软件园在不断优化园区创新环境的同时,注重提炼核心能力和优质运营的服务产品,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园区运营创新系统,为无边界的服务拓展提供体系化的支撑。
以大数据为总线打通服务应用系统,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虚拟云上产业平台,紧跟高校和社会的创新项目源头,结合线下服务网络体系,导入科创管家定制化的信息与服务链接,突破空间限制,服务更多双创主体,构建跨边界的创新服务和业务拓展网络体系。
为了与创新主体实现价值的深度绑定,园区通过“普惠服务+精准服务+投资权益”,建立资源嫁接、优势互补的创新合伙人机制,与企业共成长,形成了优质服务的动力机制。
园区不断强化数智化运营,打造数字化创新平台,提供集超级连接、超级计算、共性技术支撑于一体的公共技术服务,帮助科技企业大量缩短创新周期,形成高效产业创新迭代体系;以大数据平台为智慧中枢构建“园区大脑”,将创新项目和科技企业进行适配并形成产业图谱,帮助企业横向融入产业生态,纵向实现业务合作,促进大中小企业的融通发展。
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赋能之下,中关村软件园紧密协同前沿科技企业,构建了上下联通的智慧产业生态链,打造出数字孪生、智慧大脑、5G+MEC、智慧交通、云端数字营销等基于真实需求的应用场景,使得园区成为一个开放的实验室,作为企业新技术、新产品走向市场的第一站,支撑新技术新产品不断突破升级。
注重协同创新 打造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生态
中关村软件园成立20余年以来,坚持创新资源配置市场化平台定位,充分发挥连接器、转换器和放大器的作用,汇聚多元化、市场化、国际化创新资源,积极推动布链、引链、延链、强链,多措并举,搭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生态,形成了产学研融通、大中小融合的信息科技产业集群。
园区以产业创新需求为牵引,联合百度、华为等头部企业,探索出人才联合培养、共建创新成果转化基地等多种合作模式,推动形成了产学研紧密协同的创新共同体。围绕企业发展需求,联合企业、科研院所共建IPv4-IPv6交换平台、5G适配验证平台等一批专业服务平台,成为“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北京市工程实验室”,以促进研发资源和能力开放共享,打造出高效的产业创新迭代体系。
为帮助创业团队深度对接大企业资源,中关村软件园以“中关村创新领航者计划”、中关村金种子企业实训营、“Z计划”双创加速营等特色孵化服务为牵引,通过创业实训、生态对接、项目对接、技术联动、人才联合培养等方式,构建协同创新网络,助推优质项目快速成长。同时,为促进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园区举办了产业峰会、科技大赛、专家讲堂、技术路演、金种子实训营、双创加速营等多种形式的产业活动,打造创新资源聚集、增加区域活力的品牌活动平台“科技向北”,充分链接园区企业,形成了区域创新创业的引力场。
中关村软件园围绕产业创新需求,通过不断优化融通创新服务,不断创新服务产品与合作模式,激活创新磁场,持续推动了创新资源的跨界融合,构建了大中小企业相互依存、互利共赢的高精尖产业集群生态。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新形势下,中关村软件园进一步明确未来产业规划,强化综合改革落实力度,以“轻资产,强服务”战略为指引,持续引领大信息产业科技创新,联合园区前沿企业,共同将园区打造成为全球领先的高科技园区。
高品质科技园区巡礼①丨中关村软件园: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自主创新高地
作者:创新创业中关村 来源: 头条号 78701/01
编者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指出,有力统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加强中关村示范区“一区多园”统筹协同发展,建设世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联系电话 010-57193596,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