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崔文静 夏欣 北京报道2022年,资本市场景气度相对不高,受此影响,证券公司年内业绩并不乐观。不过,细看券商业务条线,投资咨询业务和投行业务两大业务条线今年前三季度净收入仍然保持增长。受访人士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投资银行业绩的提升很大程度上受益于注册制的推进,随着全面注册制的临近,备战IPO的企业越来越多,投行有源源不断的项目资源,即使二级市场遇冷多数企业的上市热情也基本未曾退减。而投资咨询业务业绩的逆势增长则得益于投资顾问的发展,财富管理转型与投顾的兴起让投资咨询这一“不怎么好挣钱”的券商传统业务焕发活力。投资咨询业绩逆势增长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以下简称“中证协”)日前披露的证券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经营数据,今年1—9月份,证券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3042.42亿元和1167.63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减少621.15亿元和272.16亿元,降幅16.95%和18.90%;从半年报数据来看,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同比降幅为11.40%和10.06%。从细分业务条线来看,包括具有较强抗风险能力的资产管理业务在内的多数券商业务条线,年内业绩均有所下滑。不过,此前被认为“不太赚钱”的投资咨询业务却一枝独秀。根据中证协披露的数据,无论是上半年还是前三季度,投资咨询业务净收入均实现同比上涨,分别实现收入28.18亿元和42.25亿元,较去年同期多出4.17亿元和5.45亿元,同比提高17.37%和14.81%。投资咨询业务是券商传统业务,几乎与资本市场同时诞生,也被视作投资顾问业务的雏形。在早期资本市场环境下,投资咨询业务的服务对象主要为中小投资者,付费意愿较弱,券商投资咨询业务收入较为有限。这从中证协历年公布的券商各业务条线净收入情况也可见一斑,投资咨询业务净收入基本次次垫底。不过,受访人士普遍认为,随着买方投顾的发展,投资咨询业务将迎来广阔市场。某头部券商资深人士宋昊(化名)向记者介绍道,目前,投资咨询业务收入以投顾业务收入为主,但二者存在一定差别,投顾业务收入来源多样,难以拆分为单一财务指标。同时,不同券商的统计口径有所差别,比如,研究所咨询收入、以托管业务收入为主的机构服务收入,被部分券商计入投资咨询业务收入之列,而有些券商则不计入在内。另一券商资深人士陆诚(化名)同样认为投顾业务的快速发展是券商投资咨询业务收入增长的关键所在,并认为未来券商投资咨询收入还将大幅提升。“对于券商来说,投资咨询是一个长期存在但一直不怎么赚钱的业务,这与其服务对象以中小投资者为主有很大关系。过去,国内散户投资者无论是炒股还是买基金,基本都是单枪匹马就进场,如果向他人取经也多数是向熟悉的朋友,主动寻求专业人士帮助并在其指导下付费的投资者少之又少。陆诚进一步分析道,投资者之所以鲜少选择向专业机构人士付费咨询,与相关机构人士更多站在卖方立场而不是买方立场有很大关系,只有当提供咨询者真正站在投资者立场上、从投资者角度看问题,才能为投资者提供更为理性合理的投资建议,赢得投资者信赖。多年前曾任职某券商营业部总经理的陆诚对此深有感触。“那时候,哪款产品任务重或提成高,我们就向投资者重点推荐。客观来说,这种情况下向投资者推荐的产品未必与其投资风险偏好真正匹配。但考核压力摆在那,产品必须得卖出去,难免会站在卖方立场而不是买方立场提供建议。但现在完全不一样了,陆诚表示,随着财富管理转型的推进,考核体系正在变化,包括我们在内的多家券商对投顾的考核已经与投资者的投资收益深度绑定,而不再考核某款产品卖得怎么样,这从考核方式上即让投顾与投资者站在了同一战线上。”随着更多券商向买方投顾转变和投顾专业性的不断提高,未来,更多投资者寻求专业投顾帮助将成为必然趋势,券商的投资咨询收入也将随之增长。“今年资本市场不景气,经纪业务等大多数券商业务条线营收都在下降,投资咨询收入却不降反增,就是投顾快速发展之下投资咨询潜力广阔的一大例证。”宋昊说。投行业务将迎来高增长纵观券商2022年业绩,除投资咨询业务以外,另一营收有所增长的业务条线是投资银行。不过,投行业务并非与投资咨询业务一样始终保持增长,而是在不同统计时段中有涨有跌,但整体涨幅远大于跌幅。在中证协的相关统计中,投行业务主要通过证券承销与保荐业务和财务顾问业务两项体现,前者系投行主力业务,亦与注册制关联度更高,年内表现也更为优异。前三季度,140家券商实现证券承销与保荐业务净收入446.0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0.03亿元,涨幅7.22%。市场人士普遍认为,投行收入的增加与注册制的推进密切相关。宋昊分析道,随着全面注册制落地步伐的加快,备战IPO的企业数量越来越多,这意味着券商投行的业务盘子不断增大,收入自然随之提升。尤其是头部券商,由于其无论是投行本身的业务能力,还是注册制之下重要性渐增的研究所等业务条线对投行的合作赋能能力,均远在中小券商之上,势必在全面注册制之下更具综合竞争力。与此同时,相较于二级市场,投行业务受一级市场影响更大,注册制使得一级市场愈发活跃,二级市场的影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抵消。陆诚认为,年内投行业绩的逆势增长与企业上市热情并未实质性减退息息相关。他告诉记者,尽管年内二级市场景气度有限,新股上市融资规模相对受限,但企业的上市热情并未受到影响。首先,上市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二级市场的股价高低仅对即将上市的企业有所波及,对于大多数IPO备战企业并无影响;其次,对于即将上市的企业而言,如果暂缓上市,一旦后续业绩等出现意外,上市阻碍即会增大。而且上市以后还可以进行再融资,因而,企业一般宁愿融资少一点也要尽快上市,而不愿推迟上市进程。近期,看好投行成长空间的券商分析师也越来越多。日前国泰君安分析师刘欣琦等在其研报中表示,券商板块中投行业务是下一个共识。刘欣琦等分析师在研报中写道,2023年中小券商盈利增长将超预期,2022年低业绩基数,使券商具备较高弹性。受益全面注册制落地,投行业务迎来高增长,自营业绩弹性将显现。上述研报同时认为,投行业务具备竞争优势的中小券商的盈利增速更快,促使此类券商2023年实现盈利超预期增长的因素包括三点:一是2022年,低业绩基数叠加低风险偏好使得券商2023年将具备较高的增长确定性;二是受益于全面注册制落地,投行业务将迎来更高的增速;三是更大的自营业绩弹性。中信建投证券12月6日发布的研究成果也认为,依托于资本市场扩容和机构投资者增加,2023年券商财富管理、投资银行业务将继续处于景气度上行通道。预计明年上市券商营业收入6291.7亿元,同比增长17.3%;净利润2076.3亿元,同比增长36.9%。(编辑:夏欣 校对:张国刚)
投行、投资咨询业务稳增 机构预判2023年券商景气度上升
作者:中国经营报 来源: 头条号 85701/01
本报记者 崔文静 夏欣 北京报道2022年,资本市场景气度相对不高,受此影响,证券公司年内业绩并不乐观。不过,细看券商业务条线,投资咨询业务和投行业务两大业务条线今年前三季度净收入仍然保持增长。受访人士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投资银行业绩的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联系电话 010-57193596,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