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017年市场以“一九”行情为主,风格的极度割裂也成这两年成为“量化小年”,量化私募规模也是出现压缩。不过高频交易的发展,又让量化私募迎来转机,以T0策略为主的量化私募也是进入新一轮扩张。“北九坤,南幻方”“量化四大天王”也让此前寂寂无闻的量化私募一举称王。在2019年,百亿量化私募就已经达到6家。明汯投资更是在2019年年底规模已破300亿元,此后更是成为国内首批管理规模突破500亿的量化私募管理人。2021更是百亿量化私募的巅峰,有9家量化私募在2021年成功晋级百亿。从核心人物背景来看,百亿量化私募主要分为“海外派”与“本土派”,在海外派量化私募中,多位基金经理曾就职于Millennium(千禧年)。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百亿量化私募从业人员共计1588人,11家百亿量化私募的员工人数超越平均数,另有九坤投资、灵均投资、鸣石私募基金的员工规模超百人,分别为163人、144人、111人。
私募排排网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底,国内百亿量化私募为28家,数量与去年同期持平,但是百亿私募面孔却出现更新。2021年量化私募大放异彩,中小盘的行情更是助推500指增走出一波牛市行情,在业绩的内生增长、大量资金涌入认购的双重作用下,量化私募管理规模创出历史新高,与此同时百亿量化私募数量也是抵达巅峰,为28家。2022年年底百亿私募量化仍为28家,但是“成员”却发生较大变化,既有量化私募新晋百亿,也有量化私募暂时退出百亿行业。
在2021年某百亿量化私募的股权之争后,投资者也是愈发关注核心人物在私募公司的持股比例。继2021年发布百亿量化私募报告后,私募排排网也是再度聚焦百亿私募实控人与前三大持股股东的统计。在2021年10月20日,鸣石私募基金的实际控制人由此前的李硕变更为袁宇后,2022年百亿量化私募实控人并未发生变化。不过也有量化私募通过建立股权激励平台,让公司核心人物持股。2022年包括因诺资产、启林投资、进化论资产、千象资产、世纪前沿私募基金等五家百亿量化私募前三大股东持股比例发生变更。除了进化论资产外,其余四家百亿量化私募均是大股东股权被稀释,公司其他核心人物获得股份,或者持股比例较去年增加。
在今年自立门户,且产品募集三个月规模就突破百亿的某私募核心人物此前在另一百亿私募任职,但并未持有该公司股权。在2022年该基金经理自立门户时,就有不少业内人士表示,核心人物是否持有公司股份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人员的稳定性。私募排排网、天眼查数据显示,百亿私募的股权分布依旧分为两大类:个人独资,即单独持股100%;公司持股股东在2人及以上。不过也有部分百亿量化私募第一大持股股东并非公司实际控制人。第一类:个人独资单独持股100%
在百亿量化私募中,金戈量锐、佳期投资均由个人单独持股100%,持股股东分别为金戈、季强。而与去年相比,世纪前沿私募基金的持股股东由吴敌100%持股,增加了陈家馨作为股东。
上海天演、明汯投资、黑翼资产、珠海致诚卓远、进化论资产等均由两位自然人股东持股。宁波幻方量化、灵均投资、九章资产、九坤投资、衍复投资、盛泉恒元、诚奇资产等百亿量化私募的持股股东数量则均在3位及以上。
在百亿量化私募中,也存在公司实控人与第一大控股股东不一致的情况。比如灵均投资的第一大股东为马志宇(持股49%),但是实控人为蔡建良。又比如黑翼资产的股东分别为刘萍、刘燕丽,且持股比例均为50%,但是公司实控人为邹倚天,陈泽浩。思勰投资的第一大股东为李苏苏(持股41.77%),但实控人为陈磐颖。上海宽德的第一大股东为徐御之(持股46.61%),但实控人为张大庆。
继2020年、2021年的量化大年后,百亿量化私募整体收益在2022年也是出现衰减。从公司维度来看,28家量化私募2022年平均收益-0.09%,在2020、2021年则分别为34%、20%。另从正收益占比来看,14家百亿量化私募取得正收益,赚钱占比刚好为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