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基金 » 私募 » 正文

传奇滑落?王亚伟“落榜”百亿私募排位,十年“奔私路”缘何曲折

作者:华尔街见闻 来源: 头条号 106001/01

公私募领域的大佬级人物——王亚伟,失去了一个光环。资事堂发现:王亚伟创立的千合资本,日前管理规模降至百亿元人民币以下(据协会数据)。这不仅意味着,王亚伟个人跌出百亿私募大佬阵营,也可能暗示着明星私募版图的“重组”。作为2005~2012年间

标签:

公私募领域的大佬级人物——王亚伟,失去了一个光环。

资事堂发现:王亚伟创立的千合资本,日前管理规模降至百亿元人民币以下(据协会数据)。

这不仅意味着,王亚伟个人跌出百亿私募大佬阵营,也可能暗示着明星私募版图的“重组”。

作为2005~2012年间公募基金最大的“业绩传奇”,曾经的“公募一哥”,王亚伟的首只私募产品曾创下2000万元的认购门槛,公司受托资产亦很快突破百亿。

近几年,王亚伟虽然没有以往的曝光度,但业内一直有他的传说。此番落榜百亿机构,更是十分突然。

这背后,究竟是怎样的逻辑和故事呢?

十年前“华丽转身”

2012年是王亚伟的转折之年——他离开了公募机构华夏基金,创立私募千合资本。

当时,王亚伟的名字可谓公募基金行业的“金色名片”:

从2005年12月末至2012年5月,他管理的华夏大盘基金创造了近1200%的累计回报,且连续多年业绩进入全行业前三。

以至于当时市场流传一个说法:只要王亚伟在公募,这个冠军就不会旁落他人,其他同行都是来抢夺业绩亚军的。

但2012年王亚伟却激流勇退,离开备受瞩目的华夏基金,开始“奔私”。

当年,他是继嘉实基金赵军、上投摩根吕俊、工银瑞信江晖之后,又一位大佬级人物创业一时赚足了眼球。

凭借着身上的公募业绩光环,王亚伟发行的首只私募基金“外贸信托-昀沣”,最初申购门槛不低于2000万元,产品管理费高达2.5%,远高于同行1%-1.5%的费率,但依然令其时的机构和高净值客户趋之若鹜。

一二级同时布局

据公开资料,王亚伟投身私募后,曾涉及四个公司实体,业务同时辐射一二级市场。

这种同时布局股权和证券资产的路径,在当年极为罕见。

其中,二级股票私募主体是千合资本,是王亚伟创立的首家私募机构。

此外,股权私募平台包括:北京千合弘鼎投资中心(有限合伙),管理规模为0-5亿元;上海晞恒资产,管理规模为10亿-20亿元。

业内消息称:2018年末投资二级市场的千合资本,受托管理规模一度超过300亿元,成为占据最头部位置的股票私募。

相比之下,王亚伟的股权投资的信息并不多,除了先后出现在几家创业型机构的股东名单中出现外。

值得一提的是,王亚伟的私募生意曾和公募基金子公司建立合作。

比如:上文提及的北京千合弘鼎投资中心(有限合伙),虽然其实控人是王亚伟,但主要出资人是一家基金的子公司瑞元资本。

折戟三板市场

众人亲眼目睹的王亚伟的投资失败“案例”非常少,但三板个股肯定算一个。

2015年是三板市场热度突升的一年,诸多明星私募机构纷纷跻身其中,包括王亚伟,而且作为当年的“一哥”,王亚伟动用的资金特别多。

根据公开信息,王亚伟曾经以“中铁宝盈资产-招商银行-外贸信托-昀沣3号”等账户高价购入过当年的三板龙头股中科招商。其中价格较高的一笔,认购价高达18元每股。

不过后续中科招商价格长期持续下跌,在2017年摘牌前,该公司一度交易价不足1元,当时(2017年)一些媒体推测,即便考虑分红、持续摊低成本等各种因素,王亚伟在中科身上应该亏损了八成左右(2017年)。

不过,对于财大气粗的王亚伟而言,个别案例的挫折并不伤筋动骨,他依然是长期的百亿以上规模的私募大佬。

跌出百亿阵营

然而,王亚伟奔私“十周年”的关口,千合资本的管理规模却跌破百亿元。

根据资事堂日前的了解,千合资本在官方的备案资料中,管理规模区间最新显示为50亿-100亿元,正式告别百亿私募机构。

不过当它管理规模下降时,它的业绩还是比较稳定的。

据私募排排网,千合资本的代表产品(下图)截至今年10月14日,过去两年的投资回报是4.01%,虽然称不上是绝对收益,但依然跑赢大盘。

然而,在人员配备方面,千合资本和业内头牌机构的差距越来越大。

在过去几年,业内一线机构均完成了“多明星基金经理”和“大投研平台”的构建,纷纷走上类似公募的治理管理体系。

与此同时,千合资本似乎并无如此脱胎换骨的变化。

相反,2021年,千合资本的另一个著名基金经理,王亚伟的“大弟子”崔同魁公告离开千合资本,加盟庄涛的盘京投资。

有消息说,崔同魁曾是王亚伟在华夏基金亲手培养的投研人才,也是一起前往千合创业的核心团队成员之一。

崔的离去,某种程度暗示了王亚伟的私募创业遇到瓶颈。

投资明星的代际困扰

王亚伟作为第一代基金投资人,“奔私”之后业绩和规模曲线,恰恰很有代表性。

事实上,和王亚伟同辈的创业者,目前除了赵军依然是第一线外,其余的规模多数并不突出。

王亚伟似乎也未能跳出这个“周期律”。

他进入私募创业后,以往公募的“神奇”选股不再,当年广泛的选股视野、灵动的投资交易、以及极富前瞻力的“重组股”布局,都很少见诸台面之上。

私募创业后,王亚伟管理的组合很少再出现“十倍股”之类的成功案例,连续重仓七年的三聚环保一度也以亏损出局。

2017年之后,市场风格变化剧烈,资金开始抱团蓝筹白马股,之后掀起炒作医药新能源等赛道股,王亚伟的产品并没有出现紧跟市场变化的迹象。

此外,王亚伟此前管理百亿资产,但旗下团队人员停留在20人左右,与其“资历”相当的赵军和江晖,旗下团队均接近百人规模。

换言之,投资团队的搭建也并未完全契合管理规模的扩张。

这些因素或许都一定程度助推了王亚伟私募跌出百亿阵营。

王亚伟的下一步往何处去?一代名将,尚能“饭否”?

这些问号只有未来的王亚伟能够给出答案。

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欢迎下载APP查看更多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联系电话 010-57193596,谢谢。

热门推荐

智联私募基金传销非法集资,有多少人被骗了?#谨防上当受骗

来源:头条号 作者:华尔街见闻06/03 15:05

财中网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