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的发展,既被世界潮流裹挟,也牵动着整个世界。如果回望中国私募股权行业的成长史,我们会发现它在成长中正在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独特逻辑。
在中国私募股权市场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我们一方面以一种近乎崇拜的眼光,复制着欧美金融机构的运作方式,另一方面又在内外力的双重挤压下,探寻着属于中国特有的资本之“道”。多年过去,这个市场早已过了“讲故事”的阶段,变得更加的专业务实,募资端也显现出了当下一些具有时代性的特点:
首先,一级市场呈现的募资窘境在于“结构性的矛盾”。虽然疫情后宽松的货币政策为市场带来了流动性,但因为许多出资人缺乏长周期心态,这些流动性资本并不适配一级市场。从LP的结构上来看,人民币募资市场的多样性的现状更为“堪忧”——国资LP的比重越来越高,民间资本占比越来越少,市场资本还是存在严重的“缺口”;资管新规之后,银行理财的出资水平占比很低,并不能缓解市场融资难的问题;保险资金因受限于政策要求以及本身保守的投资方式,纵使业界热切期盼保险公司出资,国家也在大力鼓励,险资对创投基金与早期项目的投资占比并没有明显提高。
其次,LP构成呈现了明显的国资化趋势,国资LP在“既要、又要、还要”的同时,需要GP更“懂政府”。
当前,政府引导基金为代表的国资LP占据了越来越重的比例,他们希望GP既要有非常专业的投资能力,又要有良好的历史业绩,并且还要“懂政府”。而“懂政府”指的不仅仅是返投能力或者招商能力,还需要GP有孵化早期项目的能力,“招财引智”的能力——这些对于GP而言也是极大的考验。
再次,LP在重视量化财务指标的同时,也更加重视GP的行业研判与产业赋能,同时GP的退出方式也作为出资重要的考量标准。
LP在选择GP时,本质上的诉求是一样的,就是希望GP能够投出好项目、有好业绩,有亮眼的量化财务回报指标。因为无论是MOIC、IRR还是DPI,都能比较直观的看出它在市场上属于哪个分位,由此,量化财务回报指标成为LP考核GP业绩时的关键内容。然而,这并不是全部,LP还要要综合权衡其他方面的因素,比如GP是否拥有强大的行业判断能力并能为所投的产业赋能,是否擅长稀有新兴但有巨大潜力的赛道,以及是否善于从丰富的退出渠道完成退出。
最后,“硬科技”、“专精特新”这些投资热词不仅对GP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影响着LP们的出资偏好。
当下的投资热词是“硬科技”、“专精特新”,这对于GP投资能力而言提出了三方面的新要求:第一是需要更精通相关的垂直领域的专业知识,并要有“自上而下”的专业研究能力;第二是必须具有投早投小的能力;第三是善于和地方政府合作,因为地方政府的战略布局往往是决定“硬科技”、“专精特新”这类公司成败的重要因素。而目前具备这些能力的GP往往更受LP的欢迎。
在上述的时代特点的背后我们也可以洞察到:在中国资本市场,“硬科技”、“专精特新”将长时间持续成为投资的主流,这也将继续为人民币基金带来利好;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已经从“学习模式”切换到了“独创模式”,正在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而在这之中,不难发现,“国有资本”已经成为了一个尤其重要的角色。
我们一方面研习着西方已经成熟的资本运行系统,而另一方面,又在致力于探寻资本在中国市场运行之“道”。
投中网:探寻中国的资本之“道”
作者:溪雲投资 来源: 头条号 71301/03
中国经济的发展,既被世界潮流裹挟,也牵动着整个世界。如果回望中国私募股权行业的成长史,我们会发现它在成长中正在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独特逻辑。在中国私募股权市场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我们一方面以一种近乎崇拜的眼光,复制着欧美金融机构的运作方式,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联系电话 010-57193596,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