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专精特新 » 正文

2023年!漯河这样干!

作者:漯河网信 来源: 头条号 17801/06

1月4日上午,漯河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市科教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隆重开幕。市长秦保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本届政府工作回顾一、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人均生产总值突破7万元。● 存贷款余额突破3000亿元。●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130亿元

标签:

1月4日上午,漯河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市科教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隆重开幕。市长秦保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本届政府工作回顾


一、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 人均生产总值突破7万元。

● 存贷款余额突破3000亿元。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130亿元。

● 2021年生产总值增长9.1%,建市以来增速首次居全省第一位,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与评价均居全省第二位。

● 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成为全国唯一五次获得国务院大督查通报表扬的省辖市。


二、产业生态完善丰满

● 大力实施“六个打通”,食品产业生态实现系统性重塑、内涵式提升,“三链同构、农食融合”典型经验全国推广。

● 冷链物流业迅猛发展,我市成为国家冷链物流基地承载城市。

● 高标准农田面积达223万亩,优质小麦种植面积达126万亩,粮食安全责任制、“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连续三年位居全省前三。


三、发展活力加速释放

● 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8.9%。

● 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24%、44.4%。

● 营商环境持续位居全省第一方阵,万人市场主体密度连续三年居全省第一位。

● 累计签约亿元以上项目800个,实际利用外资总量连续四年位居全省第一方阵。


四、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累计提升7.1个百分点。

● 实施中心城区城建项目1172个,完成投资729亿元,平漯周高铁、周漯平高速、国道新107漯河段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开工建设。

● 新建改造桥梁15座、城市道路225公里,打通断头路41条、48公里,改造提升背街小巷1721条、老旧小区1201个

● 建成休闲健身乐道680多公里,沙澧河大二期、幸福渠等一大批生态水系和上百座街头游园开园迎宾。

● 中心城区集中供热面积达875万平方米,雨污分流管网覆盖率达78%。

● 连续五年被评为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先进市。

● 生态环境跃升至全省第一方阵。


五、民生福祉显著改善

● 财政民生支出保持在70%以上。

● 居民幸福感连续三年居全省第一位。

● 办成省定市定民生实事50件、166项。

● 中心城区三年新建中小学20所,新增学位5.2万个,建市以来规模最大、力度最强。

● 舞阳在省级贫困县中率先脱贫摘帽,全市12.2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6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

● 新增城镇就业22.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7万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 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

● 心脑血管等10个区域医疗中心建成运行。

● 城镇7.7万户住房困难群众实现安居梦,农村1.1万人住进“舒心房”。

● 在全省率先打响问题楼盘化解攻坚战,8万余户群众拿到不动产证和具备办证条件。

● 信访、安全生产工作连续三年位居全省第一方阵

● 省级双拥模范城创建实现“七连冠”。


六、政府效能不断提高

● 深入推进学习型、创新型、法治型、务实型、廉洁型政府建设。

● 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执行力建设持续强化。

● 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

● 高质量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1798件、政协提案2481件。



2023年重点工作


一、扩内需畅循环,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全年实施重大项目800个、完成投资1900亿元以上;全年新签约超亿元项目200个以上、投资总额800亿元以上,新引进省外资金300亿元。

加快建设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叫响“食全食美·漯在其中”,推出一批“漯河名吃”“漯河味道”品牌,常态化开展消费券发放等各类促消费活动,加快沙澧河文化风光带提升改造,实施“美食工业游”。

着力推动外贸扩规提质:全面落实外贸扶持政策,新引进培育进出口企业15家以上。全年开行海铁联运班列20班次以上。

做强做优现代物流:优化商贸物流设施网络,推动更多物流企业在漯设立区域结算中心或法人企业,加快农村物流体系建设。


二、育生态促转型,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转型升级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通过高位嫁接形成“新制造”,持续巩固食品产业领先优势,建设全省重要的预制菜研发生产基地。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引进培育食品全产业链生态项目;推动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发展,新材料产业扩规提质,大健康产业增值增效。

前瞻谋划孵化未来产业:建设中原未来食品研究院,争创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

推动数字赋能产业:深入推进产业数字化,建设一批智能工厂、智能车间、应用场景试点示范项目,加快发展智慧金融、智慧文旅、智慧养老等服务业,新建5G基站600个。

加快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实施重点企业“倍增提速工程”、亿元级企业培育、新技术改造、专精特新培育行动,锻造形成领军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格局。


三、强创新增动能,以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催生高质量发展的最优增量

全力锻造创新“发动机”:高质量建设、高效能运营中原食品实验室,加快形成全链条科研转化体系,全年开展重大课题研究100个以上,全年招引创新型龙头企业10家以上,高标准建设河南食品科创园。

充分激活创新“动力源”:全年新培育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50家以上、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00家,发放“科技贷”5亿元,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20%以上。

着力打造创新“新标杆”:实施肉制品、调味面制品等十大标准化重点项目,开展“设计+”系列示范项目建设,推动“三个五百亿”项目全部按照创新型园区标准建设。

加快建设创新“策源地”:新招引科创团队20个、各类高层次人才400名以上,力争全年新建各类创新平台和载体30个以上


四、抢机遇快融入,在郑州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上占据更加主动地位

持续做优城市经济:着力打造一流的产业生态、创新生态和城市生态,提高城市建管水平,推动城市经济增量提质。

做实郑漯食品产业带:以双汇、卫龙、正大、南街村等头部企业为主体,高水平谋划建设现代食品产业园,形成郑漯食品产业带的龙头。

大力发展枢纽经济:规划建设口岸功能区、保税园区、物流园区等临港产业园区,培育壮大冷链物流,创建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推动交通互联互通:加快漯周段航道升级改造、漯河港二期工程建设。加快周漯平高速、平漯周高铁、国道新107漯河段工程建设,建成许信高速公路,开工建设临尉高速公路。


五、抓改革优环境,塑造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新优势

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加快国有资本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食品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完成市农商行组建。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实行政务服务事项“一件事一次办”,推行“双随机+非现场监管”新模式。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深化“万人助万企”活动,用好五级解决问题机制,动态清零企业问题,全面落实减税降费等政策。


六、强创建提品质,建设现代典雅清新活力之城

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改造提升农贸市场、社区、住宅小区、背街小巷。

打造宜居、创新、智慧、绿色、人文、韧性城市:全年安排中心城区百城建设提质项目220项、总投资612亿元以上,完成投资150亿元以上。新建改造道路28条,打通断头路9条,新增供热面积160万平方米,新建充电桩1000个。

持续擦亮“水”“绿”生态底色:谋划实施水韵沙澧综合提升工程,深入实施“四水同治”,新建改造公园、广场、街头游园绿地13个以上,休闲健身乐道300公里以上。

着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开展碳达峰试点园区、试点企业创建,严控“两高一低”项目。


七、固根基补短板,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持续走在前列

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新建高标准农田6.1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示范区20万亩,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10万亩以上。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落实“两不愁、三保障”及安全饮水要求。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坚持“链园一体”“农食融合”,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积极推广“麦椒豆套种、全产业链发展”稳粮建链增收模式。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组织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加快防疫、养老、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八、惠民生增福祉,让人民群众更多更公平共享发展成果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深入推进“技能河南”先行区建设,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城镇新增就业3万人以上,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万人以上,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

办好高水平教育和医疗:持续实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和质量提升工程,推动漯河食品职业学院通过升本验收,打造一批省级区域医疗中心。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养老产业综合服务园建设,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完善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加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

加快健康漯河建设: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努力构建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

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房住不炒”,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推进租购并举,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深化“三零”平安创建,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联系电话 010-57193596,谢谢。

财中网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