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银行理财子公司发展势如破竹。目前,国内共有31家理财公司获批筹建。其中,有6家国有大行、11家股份行、8家城商行、1家农商行以及5家合资银行。
银行理财子公司陆续设立,无疑将为股权投资行业带来重大利好。去年刚开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了《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其中,第18条专门提到了创投基金和政府出资产业投资基金,并鼓励银行及银行理财子公司与创投基金、产业基金合作,释放积极的政策信号。年底,银保监会进一步发布《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指导意见》,强调“支持商业银行具有投资功能的子公司、保险机构、信托公司等出资创业投资基金、政府产业投资基金等”,这对于VC/PE行业来说,意味募资端重要而稳固的 “开源”。
银行具有投资功能的子公司、保险、信托,一直是投资机构翘首以盼的长期稳定的“活水”。作为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的方向,理财公司在规范理财业务发展、推动银行理财回归本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依据《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第三十二条,银行理财子公司可以选择合格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担任金融投资合作机构,意味着银行理财子公司可以作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LP进行投资。
母基金研究中心发现,自2021年以来,银行理财子悄悄陆续入场:据我们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年11月末,已有十余家理财子参与投资了私募股权基金,出资做LP已投了超164亿元。
以下为天眼查中部分出资较多的银行理财子公司出资情况截图:
(工银理财)
(建信理财)
(农银理财)
(信银理财)(杭银理财)
据母基金研究中心分析,银行理财子公司在做LP布局上,一方面,城商行理财子公司倾向于支持本地基金,如杭银理财、徽银理财等;另一方面,获得银行理财子公司出资的GP或是历史业绩优秀、实力较雄厚的综合性基金,或是在细分垂直领域具有优势的机构,如获得工银理财投资的正心谷资本。
对于母基金,银行理财子也已经有所参与:
2021年上半年,信银理财投资了一支S基金——即对上海半导体装备材料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股权投资,投资金额5000万元。这是理财子公司首次对S股权基金进行直接投资,为VC/PE行业到期基金的清算退出提供了新的方式。2021年10月,信银理财又通过股权产品完成对国投创合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有限合伙)的出资,投资金额2亿元。这是全市场首支银行理财子产品对国家级创新创业引导基金的投资。据悉,2021年以来,信银理财在一级市场股权投资领域新增投资规模已超过10亿人民币,成为股权投资市场不可忽视的新兴力量。
华夏理财也在S基金行业做了相关探索——去年9月27日,华夏理财发布“北京首发展华夏龙盈接力科技投资基金”,计划规模为100亿元。该基金由华夏银行与北京市科委统筹谋划,由华夏理财与首都科技发展集团共同创设。银行理财子公司通过发行私募股权类理财产品募集资金认购全部LP份额,具有极大示范意义,有利于带动更多银行理财子公司入场S基金行业。
此前,在市场的期待与期盼下,理财子公司的纷纷成立却并未给股权投资行业雪中送炭,几乎无法驰援母基金与基金。市场上银行理财子公司有股权类产品配置的寥寥无几,投资股权类的基金、母基金更是几乎没有。
这主要是由于期限错配问题——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期限大多在1个月至1年之间,2年较少,5年以上的期限基本没有,而私募股权基金一般都在5年以上。为了解决错配问题,银行通过理财产品的滚动发行能够实现“以短配长”,但资管新规出台之后,这种滚动发行被列入禁止性业务。此后,期限错配成为银行理财资金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难以逾越的障碍。尽管六部委出台了对创投基金及政府出资产业投资基金的“豁免细则”,但多层嵌套“松绑”了,期限错配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股权类产品一般期限较长,而银行理财面对的多是个人客户,如果产品期限太长,到期无法退出,银行就会成为客户追讨的对象。这是商业模式的变化:原来都是强担保的产品,但是资管新规后,压力全给了银行。
据介绍,如果一个短期的理财产品,收益率在6%-7%,那会比较受欢迎,但期限超过5年就比较难卖动了,超过8年就很难卖动。另一方面,资管新规前,理财产品已经投资的股权产品,如今业绩如何也需要进行回溯检验。
多名投资人对母基金研究中心表示,虽然目前国家顶层设计中已经明确鼓励,但银行理财子公司出资私募股权的困难,主要在于资管新规中“期限错配”、“分散投资”等规定,如果没有具体细则等政策,银行理财资金对于股权基金的投资也只能是“蜻蜓点水。”这也导致银行理财子公司进入股权投资市场的观望情绪尚浓。
母基金研究中心认为,这种情况已经在政策支持与先行示范作用下发生转变。去年以来,中办、国办、银保监会陆续发布支持政策,成为理财子公司积极布局股权行业的驱动性力量。部分银行理财子公司做LP投出超164亿,也具有重大示范意义。这些积极的探索信号,将带动一众理财子公司,作为LP进入到股权投资行业中来。银行理财子公司产品加大布局权益市场是大势所趋,其与创业投资基金、政府出资产业投资基金合作的势头,将成为2023年接下来一段时间的重点。